第197部分 (第4/5页)

割俗传。俗传蔽惑,伪书放流,贤通之人,疾之无已。孔子曰:“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12)。”是以论也。玉乱于石,人不能别;或若楚之王尹以玉为石(13),卒使卞和受刖足之诛(14)。是反为非,虚转为实,安能不言?俗传既过,俗书又伪。若夫邹衍谓今天下为一州(15),四海之外有若天下者九州(16)。《淮南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17),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18),使天柱折(19),地维绝(20)。尧时十日并出,尧上射九日。鲁阳战而日暮(21),援戈麾日(22),日为却还。世间书传,多若等类,浮妄虚伪,没夺正是。心。。涌,笔手扰,安能不论?论则考之以心,效之以事,浮虚之事,辄立证验。若太史公之书,据许由不隐(23),燕太子丹不使日再中(24),读见之者,莫不称善。

【注释】

乾坤:《易》卦名,代表天地阴阳,这里指阴阳二气。

元:开端。《春秋》的“元”,指君位的开始。这里的意思是指天地万物的本源。《公羊传·隐公元年》何注:“变一为元,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杨氏:指扬雄。玄:扬雄在《太玄经》中所说的万物的本源。《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新论》:“扬雄作玄书,以为炎玄者天也,道也。言圣贤制法作事,皆引天道以为本统,而因附续万类,王政人事法度。故宓羲氏谓之易,老子谓之道,孔子谓之言,而扬雄谓之玄。”唐林、谷永:参见37·4注。

阳成子张:《超奇篇》作“阳成子长”。参见39·3注。

二经:指阳成子张的《乐经》和扬雄的《太玄经》。台:指兰台。阳成子长和扬雄都在兰台做过官。

阙:宫殿门前两边的高大建筑物。掖:掖门,宫殿两旁的小门。阙掖:指皇帝处理事务的地方,即宫廷。

疑:通“拟”。比拟。

章句之说:即章句之学。参见34·6注。

光师奇说:可能指《新论》、《检论》中的与众不同的观点。以上两句,原本有脱误。“十五卷本”无“祖”字,“经”字前空一字,递修本和十五卷本中,“先”字和“奇”字后均各空一字。两句的大意是:《论衡》和祖述经书章句之学以及前辈老师的不同一般的议论同属一类,是很常见的东西。

(11)绳:绳墨,木工用来取直线的工具,这里指法度。

(12)引文见《盐铁论·相刺》。

(13)王:当作“玉”,形近而误。玉尹:管理玉工的官吏。

(14)事见《韩非子·和氏》。卞和:参见26·19注。

(15)邹衍:参见2·5注(24)。他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认为中国境内的九州仅是九小州,像中国一样大的洲,天下一共九个,是为大九洲说。参见本书《谈天篇》。

(16)天下:指中国。

(17)《淮南书》:即《淮南子》。共工与颛顼争当天子的神话,见该书《天文训》。

(18)不周之山:不周山,传说中的古山名。

(19)天柱:古代神话中撑天的柱子。

(20)地维:古代神话中系地的绳子。

(21)鲁阳:这里指鲁阳公。参见19·4注。

(22)援:执、持。麾:通“挥”。以上事参见《感虚篇》19·4。

(23)参见《史记·伯夷列传》。

(24)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

晋国的史书《乘》,楚国的史书《梼杌》,鲁国的史书《春秋》,都是史书,只是记的人和事不同而已。《易》的“乾坤”,《春秋》的“元”,扬雄《太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