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部分 (第4/5页)
,“那就这么定了,下面就开始操作吧。明天,最晚后天,我就把两千万准备好。”
合作谈得很顺利,焦华回去后又向鱿鱼进行了汇报,然后便开始打关系,着手解决问题。
新公司的名称定为东山房地产有限公司,寓意东山再起的意思,注册资金为六千万。实际上,资金仅为两千一百万,是梁稳谷提供的,因为实际需要,后来他又加了一百万,以便在占股上打破平衡。焦华说的入股两千万,只是个空炮,并没有资金真正流入。至于最后注册为六千万的规模,都是靠关系的运作。
关系到位,事情办起来自然是又快又好。半个月后,东山房地产有限公司便拿到了工商营业执照,随之,就在银行顺利开户,并按照规定办齐了其他相关手续。总之,现在东山公司可以起用,拿回梁稳谷的小产权项目了。
焦华以东山公司的老总身份出面,找到虹尚区政府,提出想洽谈翔泰公司违规开发的小产权房合理利用一事。
这事可不是个小事,政府方面自然不能做主,于是便向区委书记郑嘉韬汇报。郑嘉韬听了一皱眉,传话让焦华到他办公室去。
“郑书记好!”焦华进了书记办公室,点头哈腰地问好。
郑嘉韬看了更是皱眉头,他不知道眼前这个毫无气魄甚至还显得有点猥琐的家伙,到底有什么背景,竟然能搭上省委常委、双临市委书记辛安雪的关系。尤其是现在,大形势让人不寒而栗,竟然辛安雪还敢冒着风险帮这个忙。
说到这点不奇怪,鱿鱼知道此事要想成功必须得有上层说话,否则虹尚区根本就不加理会,所以,他找到了辛安雪。当然,找辛安雪不是直接以牵制施压,而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她觉得确实有可行之处。最后,辛安雪的确觉得能说得过去,也就比较痛快地答应了下来,给郑嘉韬去了个电话,说有个开发商想优化翔泰公司的小产权房项目,合理利用资源,可以谈谈。
郑嘉韬当然知道其中的意思,不动声色地应声说好的,此外并没有多表态。这也是自我保护的需要,反正不管怎样事情成了就行。
第九百一十六章 质量鉴定
有这么个背景,焦华的此行自然不会落空;但也不是易如反掌那么简单,该说的话还要说,算是程序上的一环。
焦华提出,翔泰公司已建成的小产权房虽然违法,可已是既成事实,应该直面妥善解决:第一种办法,推倒复耕。此举看上去中规中矩,还有杀一儆百的作用,让那些不法房地产商少动歪主意,但是,造成的Lang费显而易见,显然行不通;第二种,搁置起来。此法也说不出什么不是,但弊端很大,对谁都没好处,在别人看来无非就是在任者图个利索,实际上就是行政不作为,也不可取;第三种,就是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把这批小产权房当作烂尾楼盘活。这既能让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又能显示执政者的魄力和能力,一举两得。
“盘活的方式我比较看好。”郑嘉韬听完点头道,“那样确实可以避免资源Lang费,因为政府可以把盘活的收益用来开垦,弥补被侵占的耕地。但相关的难题也存在,首先事情不能政府一手包办,毕竟涉及到了耕地,容易被人拿来说事,到时谁也担不起那个责任;其次盘活收益的标准是多少,也没有个明确的界定。政府开口要多了,就没人接招,因为完全没有实际效益,白忙活的事谁干?可如果要少了,政府蒙受损失不说,还会让人说闲话,以为里面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猫腻呢。”
“郑书记,你看这样如何,接手盘活的任何商家,开垦一百亩耕地的条件是死的,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至于其他费用,再另外商谈。也就是说,一旦有人要接手项目,就必须先签订个合同,随时按市场价给付可以开垦百亩耕地的资金。”
“嗯,也不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