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部分 (第3/4页)

奔驰保边疆》、《青松岭》和《百鸟朝凤》三首曲子,表演序位很靠后,是倒数第二个节目。当然,上台的不是潘宝山一个人,为了显得台面像点样一些,他还找了辅助乐器笙、二胡、笛子以及铜钹演奏人员一起上台。

在等待上场的期间,潘宝山有些紧张,手心甚至都出汗。不过节目一开场,唢呐一上嘴,他就超然了,真叫个身心投入,手嘴有唢呐,心胸有天地,闭目摇首之间,俨然就是个唢呐吹奏专业人士。

台下,第一排。

郁长丰陪着一位银发老人坐在中间,他时不时引首侧耳,与老人亲切交谈。尤其是在潘宝山演奏唢呐之后,最后一个大合唱节目上台准备的间隙,两人讲了很多。

老人说,一晚上的节目没有什么亮点,最后还行,唢呐串奏算是可以的了,然后,就问吹唢呐的年轻人是哪个单位的。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唢呐已属不易,吹奏得这么有水准,就更是可贵了,总体看起来,修养还不错。

郁长丰忙点头回答,告诉老人说那个年轻人就是曾经说过的年轻干部潘宝山。

老人“哦”了一声,说他就潘宝山啊,尔后闭目点了点头,接下来便问郁长丰有没有听出来,潘宝山的唢呐里可是有倾诉的。

郁长丰闻言笑了笑,点头说是,听得出来是饱含感情的。

老人似乎没听郁长丰的回答,有点自问自答,随后就说潘宝山选的三个段子,几乎就是他人生的写照或者是期盼。开始是《骏马奔驰保边疆》,那会他可能刚参加工作吧,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大学一毕业嘛,满腔热忱扎根基层,就是骏马奋蹄乡野间。但随后的《青松岭》就大不一样了,曲风一转,那是无奈,是哀怨,是深思,投身基层郁郁不得志,再加上渐晓官场中勾心斗角的事,难免迷惘,而且有时候事情所体现的残酷,丝毫不比《青松岭》影片中反映的阶级斗争差啊。

郁长丰暗暗笑了起来,故意发出疑问,说潘宝山年纪轻轻,能对《青松岭》有什么认识?那毕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影片了。老人摆摆手笑笑,说《青松岭》也可以说是唢呐名曲了,吹奏的人自然要会知道其背景。然后,又欣慰地说好在潘宝山还没有放弃,最后一曲《百鸟朝凤》,那就是寓意大光明,颇有王者之气。

老人的话,正是郁长丰预料之中的,这也正是他让潘宝山上台的用意所在。而且郁长丰还知道,事情并未结束。

果真,老人又说话了,他告诉郁长丰暂且不讲,认真听大合唱,联欢会后,再聊上一阵。

第八百章 憧憬第二春

联欢会后是餐会,菜肴精致简单,进程很简短,半个多小时就结束。关键原因是酒没怎么喝,一来规定摆着,老干部人人自觉,不劝酒助兴,否则会有被人取笑的可能;二来年龄都大了,身体多少有点毛病,不怎么敢喝。所以,陪酒的相关领导也不是很主动端杯,他们担心万一老家伙们要是喝出个三长两短,责任在谁?

就餐结束后,郁长丰送老人回去,路上老人意味深长地问他,以前说过的关于潘宝山的女记者事件,里面到底有多少潘宝山实在的份量。

郁长丰犹豫了下,说从目前情况很客观地看,还不好下轮,在他看来就是两级分化的事情,要么就是潘宝山被设计诬陷,要么就是确有其事。

老人表情严肃地点点头,又问郁长丰倾向于哪一极。郁长丰很凝重地叹了口气,说他是相信潘宝山的,可在物证上又存在极大可能,所以他没法完全站在潘宝山的一边。

听郁长丰这么讲,老人“嗯”了一声,说官场的斗争谁不知道?有些子虚乌有的事,看起来却天衣无缝,只能是谁碰上谁倒霉,但是作为上级领导,应该从全局的高度上有所把持,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不能让人才白白消耗掉。年轻的干部需要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