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 (第4/5页)

氛便热了起来。

苏连胜特别活跃。潘宝山越看越感叹,环境和人,从微观角度来说,永远是前者改变后者。财政厅办公室主任先敬了苏连胜一杯,等他回敬的时候,直接大杯一端,说来大的。

阚望希望看到这种场面出现,当即就说好,两个办公室主任就该多喝点,也好加强交流沟通。

随后,阚望也端起了大杯,潘宝山一看苗头也不能落后,不等他说话也端了起来,说干掉。

酒场见人品。阚望见潘宝山果真是一贯直爽,也就不再掩饰,变跟他说起了悄悄话,谈到了他女儿的事。

尽管潘宝山有心理准备,但阚望一开口,他还是愣住了。因为阚望说的不是要以后把女儿安排进光电系工作的事,而是就眼前即将评比的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要潘宝山帮忙,希望能走走关系,给她女儿弄个奖次。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在播音主持界就相当于是诺贝尔、奥斯卡,别说一个在校大学生了,就是地方上的名角也几乎只有眼巴巴看的份,条件苛刻可想而知。

一时间,潘宝山脸上的笑容没有掉下来,但有点僵。

第四百六十五章 还有一事

阚望看出了潘宝山的为难表情,忙呵呵一笑,抬手轻拍他的手臂,道:“正奖难度之大我也明白,所以也不奢望,看看能否弄个提名奖,那也很不错,虽然没有奖杯,但有荣誉证书嘛。”

潘宝山听到这里暗暗松了口气,提名奖还可以试试,那并不是没有可能。

“阚厅长,实打实地说,我最大的能耐也就是提名奖。”潘宝山很坦诚地说道,“即使就这,也不能打包票。”

“潘局长你能这么说,我很感激。”阚望握住了潘宝山的手,“能帮忙努力一把,就很感谢了!”

“别客气,既然能坐到一起喝酒,见外的话就不说。”潘宝山抖了阚望的手,“不过说句实话,金话筒奖是总局上报***批准的播音主持界唯一全国性大奖,一共才评出二十件作品和二十个人物,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想分那一杯羹真的是不容易。”

“就是啊,正因为难度太大,所以才想请潘局长你帮帮忙。”阚望道,“基本硬件方面你放心,我仔细了解过相关条件,凡是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都可以参加评选,包括广播电视台、大专院校、企业事业单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以及网络媒体等视听节目的播音员或主持人,而且还要有报送单位三年以上工作经历。就以上的种种条件,我女儿都符合,她是大专院校的播音员,又兼做主持人,三年以上工作经历也有,她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入行,今年已经是大四下半学期了,满整三年。”

说到这里,阚望意停了下来,味深长地抿了抿嘴,看了看潘宝山又继续道:“就是最后一条不太符合,要在地方有一定知名度。”

“要在地方有一定知名度,这个条件是放在最后说的,相对也就模糊一点。什么叫知名度?有时也要看看圈子,比如你女儿在咱们瑞东省院校系统内有名气,也能叫知名度。”潘宝山笑了笑,安慰似地拍拍阚望肩膀,用极小的声音道:“再说了,初审是在省局嘛。”

阚望听潘宝山把话都说到了这份上,知道他是要真心帮这个忙,一下顿感亲近,再次握住潘宝山的手,“潘局长,不管能否帮得成,我都百分百感谢!”

“说到能否帮得成,这事可没有百分百把握,不过大概也有七成胜算。”潘宝山道,“主办单位是广电协会,那边还有点交情。”

潘宝山所说的交情,指的是和贾绪构之间的关系,他相信,托付贾绪构办这件事应该不成问题。

为了显示重视的程度,潘宝山没有打电话,而是亲自前往北京,刚好再给贾绪构烧上一把电影评奖的火。原本采取的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