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2/4页)
易多了,俞家主仆四人定好了嫁衣的花样和款式,才各自休息。
次日一早,俞筱晚到延年堂的时候,武氏已经带着曹家三姐妹坐在东暖阁里了,众人一见到她略带些血丝的杏眼,便善意地取笑道:“好个小娘子,为了何事而辗转反侧呀?”
俞筱晚耳根有些发热,向老太太请了安后,便偎着老太太坐下,低了头不答话。武氏也不过就是开一句玩笑,曹中贞和曹中燕本就不大敢乱说话的,众人见她忸怩,便没再多说,而是谈论起了正事。
每年到了腊月,都是各府最忙的时候了,要给自家的亲戚和相熟的府中送年礼,哪些府中要送得重,哪些要轻、哪些要不轻不重,各送些什么物品,为何如此,等等,都是一门学问。以前这些事都是张氏管着,先与曹爵爷讨论-好了,才拿到老太太面前来请示,今年是武氏第一次张罗,自然要先来请老太太的示下。老太太便留了几位小姐一同听一听,好在将来嫁入夫家,若有机会管理事务时,不至于慌了手脚。
俞筱晚和曹家姐妹都仔细认真地倾听,待关系亲近的府第的年礼讨论完,竟已经到了晌午。老太太便笑道:“天儿怪冷的,不用走来走去了,都在我这儿用饭,下午还要继续的。”
于是众人便移步东稍间,武氏站在老太太身后布菜,几位小姐则陪老太太围坐在圆桌上。食不言、寝不语,众人沉默地用过饭,又回到暖阁继续讨论年礼事宜。好不容易到天擦黑的时候,将一些重要府第的年礼给商量好了,其他一般的府第,则照着往年的惯例办便成了。
老太太看了一眼墙边的自鸣钟,神色间迟疑了一下,曹中雅便哼地一声冷笑了出来。老太太不由蹙眉问道:“雅儿你想说什么?”
曹中雅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拿绢帕擦了擦嘴角,好奇的笑容里怎么看都带着几丝嘲讽,佯装天真地问老太太,“不是说今日会下懿旨给表姐赐婚么?这天儿都擦黑了,怎么还没一点消息?”她眸光一转,不怀好意地看了看俞筱晚,“不会是太后又改主意了吧?”
老太太面色一沉,呵斥道:“休得胡言!太后娘娘金口玉言,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的话儿,怎么会无端端地改主意?”
曹中雅面皮一紧,没想到一句酸话,竟引来了老太太的斥责,心中极为不满,认为老太太是因为表姐要嫁入王府,故而格外优厚,方才讨论送年礼的时候,就提到了楚王府,还说要送重礼,可是平南侯府那边的年礼却只是与平常官员府中一样。她当下便发作道:“老太太,您怎么能这般偏心?什么好的都给表姐,她可是姓俞的,自己有的是家财,怎么不用她自己的银子送礼讨好婆婆去?”
武氏在一旁都听不下去了,小声斥道:“三小姐,什么讨好婆婆,这话哪是姑娘家能说的?侯府本就比王府品秩低,礼重一些也是常理。老太太可从来没有偏心过谁,你这话说得太过了,快向老太太认个错儿。”
曹中雅认定的事情,哪里会认错,当下就撅起小嘴,红了眼眶,眼泪水在大眼睛里滴溜溜地转。
老太太原是生气她口无遮拦,可是见她这副委委曲曲、想生气又有些顾忌的样子,想到她母亲被关在家庙,她的亲事定得不顺心,恐怕是担心嫁妆不丰,嫁过去会受气,心情不好才会这般别扭暴躁,也不好再生气了,只柔声安慰道:“傻丫头,方才不是已经说了吗?平南侯在朝中地位超然,咱们府中也没有太多的银子却淘换那些个珍奇之物,送得再丰,也比不得旁人,不如就按一般的交往情谊,再加上二成送过去,算是全了亲家的礼数。”
曹中雅听得老太太软了语气,正想乘机提些要求,让自己的嫁妆箱子再厚实一些,门外便传来了小丫头的通禀声,“爵爷并大少爷、二少爷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是曹清儒和曹中敏下了朝,与曹中睿一同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