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3/5页)

,语气一如以往,平静得听不出任何情绪。“儿子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家家,刚刚有信传来,大哥在颍川大获全胜,水淹长社,生擒王思政。颍川收复,伪魏的退路已断,再也无法在我国境内驻一兵一卒。凡是侯景叛乱之时趁机占据的城池,悉数放弃。现如今,我国已彻底收复全境。”

陆昭君仍然一动不动地端坐在大床上,一脸冷漠。

她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身材略略发福,因为养尊处优,保养得宜的缘故,看起来倒是不显苍老,白皙的肌肤上仍旧颇有光泽。细长的眼睛,微微下垂的嘴角,令她显得冷漠而刻板。

直到赵汶的话音停顿了良久,她这才轻轻地冷笑一声,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赵汶的一双黑眸中有幽光闪现,就像清冷的月光照在屋檐下的冰凌上,闪烁出阴沉而危险的光芒。

他仍旧低着头,继续禀告道:“大哥得了王思政,礼遇甚厚。和王思政一道投降的士卒,被散配到远方,至于颍川,则改名为‘郑州’。”

这一次,陆昭君终于说话了,“他一向喜欢给别人取名,现在又喜欢上了改名。‘郑州’,是为了天下人都记住王思政吗?讨好汉儿,他倒是在行,还热衷的很。”

赵汶并不表达意见,只是简单回答:“这个,儿子就不知晓了。”

她垂了眼帘,慢慢地打量着刚刚染好的指甲。指甲养得长长的,精心修饰之后,边缘光滑而美观。然后用凤仙花掺上明矾细细捣成浆汁,细细涂抹在指甲上,再套上护甲套。等过了一晚,去除护甲套,指甲就呈现出美丽的嫣红。衬着雪白的皮肤,娇艳欲滴,好像蒙了一层淡淡的血色。

两人再一次相对无言了。过了良久,陆昭君终于抬起头,盯着儿子的眼睛,似笑非笑地问道:“这两年来,他击溃侯景,南挫大梁,拓两淮之地,平灭元氏内乱;现在又收复颍川,生擒王思政。当世名将,个个栽在他手下,连黑獭都不敢东顾。应该说,现在的阿惠,早已不是那个纨绔子弟,而是威震华夏的雄杰之主了吧。你觉得,你能做得比他更好?”

他想了想,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淡淡地回了一句:“盛极必衰,他的运道,大概快要到头了。”

陆昭君的眼神里隐隐有着轻蔑之色,“你父如龙,你兄如虎,尚且知道天位不可窃据,终身面北为臣。你是什么人,也想行尧舜之事吗?”

赵汶的目光曾经有过那么一瞬的凌厉,却很快转化为平静。他只是继续低头跪着,默然无语。

“你一定很想知道,我为什么要舍弃他,转而用你。现在就告诉你吧,否则你不成功,就只有死路一条,也好让你先明白明白——阿惠生性骄矜,不懂得约束自己,更不懂得如何平衡权位和女人。锋芒毕露,四面树敌,是取死之道。况且他目空一切,大意得很,就譬如孙策,迟早要招来祸事的。与其等到那时仓促应对,不如现在提早预备,换掉了他,你父王留下的基业才能安稳。”

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听起来颇为合理,实际上却隐含着卑鄙的杀机。这一点,赵汶非常清楚,不过,他并不揭穿,只是伏地叩头,久久没有起身。

陆昭君起身下了地,缓步走到珠帘前,伫立了一会儿,终于抬手掀开帘子,居高临下地问道:“事成之后,你的那位贺兰夫人,你打算往哪里摆?”

“全凭家家吩咐。”他没有半点犹豫,干脆利落地回答。

“我那外甥女虽然只给你生了个女儿,可好歹是你的亲生骨血。你们年纪还轻,以后继续生就是,迟早能生出男孩来的。到时候,你要做个好一点的样子给那些勋臣们看,让他们知道,谁更值得他们效忠。”

“家家的意思是……”

“牧云也是我的外甥女,本来我没想怎么样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