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3/5页)
这是我们现在能够解决的。”叶梓叹了口气,轻轻摇了摇头。
瓦伦丁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同样无奈的耸了耸肩膀,摊开了自己的双手。
孙云的这一提醒,让这一话题完全失去了继续讨论下去的意义,两人各自苦笑了一下,就此罢手。
这是古典乐坛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是他们两个这么短时间的讨论就能够解决的。
叶梓与小七也探讨了一下这个问题,可惜即使是千年以后的未来,这仍然是古典乐坛无法完全解决的一个大难题。
小七他们的时代,在未来科技的支持下古典吉他的音量已经大大超过了现在这个时代。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法是更好的琴弦材质和更符合声学原理的箱体构造。这也是叶梓修整手中这把吉他时运用到的方法,现在的音量比之原来已经翻了至少一倍,不过就是这样仍然还是不够的。即使是小七所属的时代,古典吉他的音量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与管弦乐队宏大的齐奏放在一起仍然显得弱不禁风。
在最符合声学原理的箱体结构已经达到顶峰之后,唯一限制古典吉他音量继续加大的就是琴弦和箱体的材质了。没有更好地材质来保证琴弦更高的振荡幅度,没有更好的材质来保证箱体能够承受住更大幅度的共鸣,这个音量偏小的问题,即使再过一万年恐怕都是难以解决的。
既然如此,这个问题暂时也就只能搁置在叶梓的心里了。
——————————
吃过晚饭,众人来到孙云的工作室里继续交流。
叶梓为瓦伦丁演奏了自己比较喜欢也比较拿手的一些曲目,诸如《爱的罗曼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雨滴》、《小罗曼史》、《阿拉伯风格绮想曲》、《阿斯图利亚斯的传奇》等等,这也算是叶梓对近几个月刻苦训练的一次总结。
对于叶梓在古典吉他上面的进步,孙云和倪俊非常欣慰。虽然他们已经无法在古典吉他上面给予叶梓更多的指导,但是叶梓的进步却并没有停滞不前。
在小七的安排下,叶梓已经完成了在卡尔卡西大师门下的所有训练,对于古典吉他演奏技巧的掌握已经完全达到了系统要求的音乐家水准。从今往后,叶梓可以理直气壮的大声宣布,我——已经是一位古典吉他演奏家了。
——————————
瓦伦丁向叶梓提出了两项邀请。
其一,在明年的申城之春瓦伦丁作品专场音乐会上,他希望叶梓能够演奏他的第一部古典吉他协奏曲《d大调马洛卡协奏曲》。
这是一首极富地中海海岛特色的协奏曲,也是让瓦伦丁在欧洲乐坛声名鹊起的一部作品。作品的风格热情欢快,带有浓郁的马洛卡地方色彩。作曲家用优美的旋律描绘了马洛卡海岛美丽的海滩、陡峭的悬崖、葱郁的橄榄树、杏树等等自然风光。
在作曲手法上,瓦伦丁通过古典吉他与管弦乐队之间的直接对比,大幅度提高了古典吉他在这部作品中的演奏难度。在乐曲中瓦伦丁运用了大量马洛卡当地民族音乐的素材,让整首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丰厚饱满的音色赋予了这部作品交响诗一般的空间感。虽然整首乐曲在力量上面有所欠缺,但是旋律与和声的美感,足以让人忘却这一点小小的不足。
叶梓很难理解瓦伦丁在《伊比利亚协奏曲》中的实验性选择。如果《伊比利亚》就像《马洛卡协奏曲》这样来做处理,那应该是非常出色的一部作品,甚至可以超过这一部让他成名的《马洛卡协奏曲》。
对于这一点,叶梓只能摇头无语。
这样的邀请对于叶梓是难得的好事,孙云和倪俊都不会拒绝这样的邀请,不过他们更看重的是瓦伦丁的第二个邀请。
在聆听过叶梓的演奏之后,瓦伦丁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