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部分 (第1/5页)
阿法狗道:“在座的都是读书人,会,也会写小说。本狗想问的是,小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小说的本质?”
阿法姬微怔,众人面面相觑。
“阿法狗的这个问题,恐怕是所有读书人都思考过的问题,它也曾困扰我许多年。贫尼先抛砖引玉,说点自己的心得。”
这时,鸳鸯神尼率先说道,“贫尼认为,小说的本质是冲突,或者叫矛盾。古语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本上佳的作品,必然犹如山势一般,跌宕起伏,有高有低,方能引人入胜。如果小说太过平坦,没有波澜,便如死水,乏味憋闷。而作品要有起伏,必然要有冲突。
贫尼觉得,【轮回君】提出的《情节波》理论,就是对冲突最形象的阐释。情节波分为二十四势,每一势均代表演化规律的两个极端,真假势,显隐势,分合势,顺逆势,正反势……它们就像山势一样,起起伏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波的每一次波动,都是冲突的外显。”
“师太真是一针见血。”轮回君接话道,“你说得不错,当年我构建《情节波》这套理论时,便受到矛盾论的启发。矛盾是内因,而变化则是外显,情节波则是内因和外显的融合,它既阐述了矛盾的本质,又展示了变化的过程,势则是情节波的单位。
不过,在创立《情节波》这套理论时,有关‘势’的定义,并非我的独创,而是受到葬魂仙子的意识流原理启发。”
闻言,众人纷纷望向葬魂仙子。
阿法狗眨了眨眼:“意识流原理是什么东西?”
葬魂仙子轻轻一笑,说道:“意识流是从心理学发展出来的小说流派。正如鸳鸯神尼刚刚所说的,一本小说要吸引人,必须有起伏。而这里的‘吸引人’,本质上是一种阅读后产生的心理回馈。
我们阅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的应激反应。它的流程是:
阅读文本信息——形成刺激——心理反馈。
从这个流程可以看出,小说的文本信息的刺激度,决定了你的阅读感受。信息刺激度越高的小说文本,阅读的感受就越强烈,正是因为如此,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容易吸引人,因为这类剧情的信息刺激度是更高的。
不过,相同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来说,信息刺激度是不同的。因为刺激度取决于人的心理稳态。打个比方,中奖500万,这个信息的刺激度是强还是弱,要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乞丐中奖500万,肯定会对乞丐形成强大的刺激。但是,如果是一个亿万富豪中奖500万,刺激度就会小得多。
回到小说的层面,轮回君的《情节波》本身是对客观事物演化规律的描述,而这些描述变成小说情节后,最终还是需要由心理稳态来进行回馈。
因此,评价一本小说,不仅需要考虑小说本身的情节演化,同样需要考虑阅读心理的稳态,它便是意识流存在的价值。
当然,心理稳态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一个人自身的生理和外在的环境共同决定的,需要回到人本身。于是,有了逍遥客的人物流理论,它是连接情节流和意识流的中介。”
葬魂仙子刚说完,逍遥客补充道:“实际上,人物流是最古老的小说流派,古往今来,许多小说家都认为小说的核心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这成了许多古典和传统小说家最高的创作目标。
当初我之所以要重新定义人物流派,主要就是要重新定义人物角色在小说里的价值。正如葬魂妹子刚刚说的,小说的评价需要考虑心理稳态,而心理稳态又取于人的稳态。人的性格、年龄、外貌、身份、地位、财富、能力、意志、价值观等等,它就像一个系统,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人的稳态。
世界万物,皆有它的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