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 (第3/4页)

焦急的时候,随着几声炮响,挨了近百炮的墙轰然倒塌了。片刻之后,哨探就歇斯底里的喊道:“清妖杀过来了!”

“撤吧!”温悦薇当机立断。

“为何要撤?”家在这里的首领们登时大惊。

温悦薇冷静的问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现在在这里和清妖打,打不过。若是大家死在这里,那逃出去的女人孩子们怎么办?”

首领们可没有温悦薇这样的大度,他们嚷道:“可家都没了,我们还能去哪里?”

“家没了,我们还能再建。人若是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现在走还来得及,这些清妖却不是那种紧急追赶的。”温悦薇说完,挥手叫上跟着她来的那些捻军,率先做出了撤退的表率。

“温奶奶,我们现在走了,以后和这帮人只怕就没了情义。”旁边有人劝道。

温悦薇冷冷的说道:“现在我们回去之后就得想我们往哪里走,若是等在这里那可不是有没有情义,那是所有人都要死的事情!”

听了温悦薇的话,一起撤退的首领们被吓得不轻,他们连忙问道:“淮北待不下去了?”

温悦薇阴沉着脸说道:“清妖的炮如此厉害,他们就这么一个个把村子打下来,我们怎么留在淮北?”

事情的发展的确如温悦薇所料,湘军步步为营,稳稳当当的扩张着自己的地盘。他们手里有粮食,也有投奔的百姓。湘军每到一地之后就是修建围子,绝不贸然行动。作为地头蛇的捻军遇到这种反客为主的湘军,根本无法着手。

就在温悦薇做了撤退到淮河以南的计划,并且开始着手实施的同时。被湘军逼到失去了冷静的捻军拉起了上万人马来了一次大进攻。

曾国藩只是一看地图,就冷笑起来。作为实际指挥官,曾国藩亲自指挥的战斗每战必败。所以实际执行最终都交给将领来办。不过看了捻军的表现,曾国藩忍不住还是拿出了自己的看法,“就在这里正面击溃他们即可。”

曾国荃对他哥哥的命令视若无睹,他面对众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兵分思路,从这里过去,最后把捻军围在一处。若是捻军自己散开,我等就专门打最大的那一股。”

不仅仅是说,曾国荃还指着地图上一个个要点。这是曾国藩苦心经营起来的战略与战术的骨干。在曾国藩的基础之上,曾国荃等人就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来。

众将前一段兴建围子的时候都颇为辛苦,现在有了这些堡垒作为战斗的依托,他们觉得此时终于感受到了辛苦的意义。再也不用携带那么沉重的行军辎重,湘军可以只携带自己的作战装备开始行动。那每天的行军时间能从三个时辰延伸到四个时辰。从每天行军三十里地变成行军四十里地。

三天后,一万多捻军遭到了三万湘军的包围。战斗打了两天,一万多捻军只有不到一千突围成功。其他部队被湘军全部围歼。

打了大胜仗的湘军并没有就此志得意满的停步不前,趁着涡阳附近捻军所控制的庄子遭受了极大的青壮损失,湘军开始了猛追猛打。

一直是努力抵抗的捻军村落围子竟然也出现了投降的情况,投降的结果只是让湘军的行动更加轻松。大量的儿童,年轻妇女被湘军贩卖给人贩子。也让湘军大大的赚了一笔。

就在湘军逼近温悦薇所在的围子前,温悦薇已经带领家人以及愿意跟她走的部属南下。此时满清虽然也有所谓的“淮河防线”,可实际上这条防线并不存在。淮河既不宽也不深,虽然也能够起到点阻碍的效果,却远达不到天堑的水准。湘军、淮军、楚军只是在距离淮河有一定距离的北岸有驻防部队,可以随时对试图渡过淮河的光复军进行阻击,至少是知道光复军在做什么。

所以南下渡过淮河并没有遭到什么强力阻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