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3/5页)

孙思邈仍然在犹豫。在隋朝的时候,隋炀帝的父亲杨坚和隋炀帝都曾经邀请他入朝为官。李世民知道他不愿意做官,只是提出授予他爵位,就这样都被他拒绝了。

他走方行医生活虽然艰苦了一点,可是觉得十分自在。

现在太子李又请他入朝为官,他怎么能够去呢?他本想一走了之,可是被李手里的那些药方勾住了,舍不得离开。

刘神威知道师傅的脾气,劝了一句就不再劝了。

正在这时,太子妃武前来拜访孙思邈。

武带着一些零食,过来看望孙思邈。孙思邈淡泊名利,如果武给他带来金银财宝,他肯定是不会接受的。但是这些零食,却令他十分享受。

武陪着孙思邈聊天,只是陪着他谈谈山水风月,对于让他入朝为官的事情,一个字也不提。

孙思邈拿出那些药方,指着上面的空白之处,说道:“殿下,你能不能请太子殿下,把这几味药填上去?”

武说道:“老神仙,这恐怕不行吧?太子殿下生您的气啊,说您不够朋友。他可是掏着心窝子和您交往,可是您不够诚心。而且他还说了,觉得您的境界有些问题。

他说您,老神仙这三个字,有些名不符实在。”

孙思邈淡泊名利,自认为品格高洁,现在听到太子妃这么说,心里有点不痛快。

不过,他毕竟是有百年修养之人,喜怒不形于色,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褒贬,而影响他的心境。

他淡淡地说道:“草民也不是什么神仙,只是虚长了些年岁而已。”

武说道:“是啊,我当时就反驳他了,我说,老神仙淡泊名利,不辞辛苦,为天下百姓服务,境界很高尚啊。

可是,我听了他的分析以后,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

孙思邈和太子夫妻相处这一段时间,对于他们夫妻很有好感。在前来金陵的路上,武对他十分殷勤,老爷子也很享受那种氛围。

现在他看到,这小两口都对自己有意见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了。

他说道:“我倒要请教一下,你们有什么看法?”

武说到:“老神仙,你们师徒走方行医,走遍了大唐的山山水水,你们说说看,能够有你们这样医疗水准的郎中,大唐多不多?”

刘神威自负地说道:“天下医者,能够和我师父比肩的,恐怕没有。”

武说到:“是啊,天下百姓缺医少药,他们多么希望,能够遇到像你这样的医者。

你们淡泊名利,不贪图荣华富贵,凭着自己的一身本事,治病救人造福百姓,同时自己也落个逍遥自在,这是一种境界。

但是,这只是一种层次比较低的境界,真正的大贤,是肯为国为民,牺牲自己的人。

你们想想看,大唐两千多个县,你们师徒二人一年能够走几个县,能够救治多少病人?

大唐几千万百姓,无时无刻都有人因为不能够得到及时医治而失去生命,他们需要成千上万个像你们这样的医者。

创办大唐医学院,培养出大批的优秀医者,不是更能够造福百姓吗?

再说了,您钻研医学,撰写《千金要方》,不就是为了给后人留下治病救人的财富吗?

太子殿下说了,你们师徒淡泊名利,不贪图富贵,听上去是一种很高洁的境界。其实,这也是一种虚荣,你们追求的就是这种名誉,让人认为你们境界高洁而已。”

武的话,对孙思邈有些触动。但是他仍然有些不以为然。

武接着说道:“太子殿下原本想这样安排,请老神仙您担任医学院的名誉院长,由您的徒弟当院长,具体的事物由他来处理。

老神仙您不必再亲自行医,只要进行指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