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第1/2页)
天啟二年二月四日,努爾哈赤授孫得功為游擊,隸鑲白旗,統轄廣寧歸降的明兵,移駐義州衛,除留下一部分兵力駐守廣寧外,全軍開拔,回師遼東。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七五回 雙城戰記
天啟二年正月的最後一天,來自遼西前線的第一份奏報送達京城,這份奏報乃遼東經略熊廷弼發出,盡道廣寧大敗,廣寧軍大潰的前方戰情。(
明廷朝野內外頓時一片譁然,不久之前,王化貞還大聲疾呼,要渡河擊敵,不曾想轉眼之間,數萬大軍,已然灰飛煙滅,關外雄城廣寧不戰而淪落建奴之手。
壞消息是一個接著一個,轉眼之間,明軍就放棄了遼西走廊,熊廷弼、王化貞先後退入山海關,熊廷弼在山海關上奏:辜負聖恩,已在不赦之列。臣回關之日,擬即自入囚車,進京誅戮。
熊廷弼回到山海關後,當然也沒有立刻進京候誅,而是收攏關外潰兵與數十萬避難的遼民,朝廷也下旨令其&ldo;戴罪守關,立功自贖&rdo;,熊、王兩人在山海關也確實以&ldo;自贖&rdo;的態度,實心任事,頗為用力。
不過,這顯然並非最終的結果,只是臨時穩定局勢的做法,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熊廷弼與王化貞都必然要為廣寧失敗承擔責任。
朝廷眼下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山海局勢,防止建奴破關而入,京城內外,已經亂成一片,都在擔心建奴會不會打進關城,相應的,能在這個時候想到遼南的,可謂少之又少。\\\\
遼西始終都是戰略的重點,而不是遼南,遼南充其量也只是牽制而已。
此前,朝廷一再命令遼南出兵牽制。李彥也上疏保證,復遼軍一定會全力出動,但為了保密,並沒有說明會如何行動。
廣寧戰敗之後,遼南的奏疏也是很快送到京城,李彥提出地應對有三條:一是起用孫承宗為遼東經略,統籌安排薊鎮、遼西走廊、遼南、天津、登萊的軍事戰守,其重點又是重建遼西走廊的防禦體系。
第二點就是遼西的防禦,絕不能退守山海,雖然歷史上明軍也是前出防守。也沒有成功,但那是因為前出防守的具體方法不對,而不是這個戰略本身錯誤。
如果退守山海關。遼西將徹底喪失進攻壓力,建奴可以肆意地清掃周圍的其他勢力,譬如遼南、東江、朝鮮,以及北蒙古。當然最惡劣的就是,明軍將失去對西蒙古的控制,建奴則可以從容聯絡,最終重現歷史上建奴從西蒙古領地,直搗薊鎮、大同鎮等情況的發生。\\
就當前來說。最大的危害就是建奴可以從容地調集主力,征伐遼南、東江。復遼軍將面臨巨大壓力。
明軍在遼西走廊保有軍事存在,即便是沒有能力拓地,這也是需要儘量避免地,也可以對廣寧,對遼東形成一定的軍事壓制,至少使其不能肆無忌憚。
當然,這也要建立在明軍具有野戰能力的基礎之上,或者建奴擔心明軍地野戰能力,歷史上明軍在寧遠、錦州建城,建奴打了幾次。到了後來發現明軍沒有野戰能力。也就不再理會,先後掃清東江。征伐朝鮮,趕走北蒙古。又繞開遼西走廊與山海關,數次侵入明朝京畿一帶,視遼西走廊與山海關的駐軍如無物。
到了那個時候,守遼西,還是守山海關,都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但在目前,明軍守寧遠,守錦州,還是能起到牽製作用。
本當為復遼主力,卻只能指望他們發揮牽製作用,然而,到了最後,就連這樣的牽製作用也起不到,這是李彥所看到的遼西軍,也是歷史上的遼西軍。\\\\\
他們的作用,或許只是延緩一下建奴的步伐,甚至就連這點作用也起不到。
李彥舉薦孫承宗為經略,因為他記得歷史上的孫承宗似乎做得不錯,而且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