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3/5页)
制海军军备,借此让英法偿还欠债。
当然,帝国也希望限制海军军备。
虽然帝国是战胜国,但是并没有利用战胜者来压制战败者。即便通过这场战争,帝国捞取了很多好处,比如打开了印度市场,基本上独霸了〖中〗国市场,还控制了大半个欧洲,可是现实利益却不多。可以说,帝国现在需要的,就是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因此也不希望再次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美国提议,帝国附和之后,限制海军军备谈判就水到渠成的开始了。
十一月十五日,冯承乾以帝国海军全权代表身份,率领帝国谈判代表团来到华盛顿,参与了海军军备谈判。
谈判的核心只有一个:把海军军备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只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九个参与国却在另外一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即各国海军的规模之比。
美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不用多说,肯定是其他国家的标准。
首先是,英国是否有权享受与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同等的海军规模?
虽然帝国并不想让英国获得复兴机会,但是之前已经与英国有约在先,承认了海权对英国的重要xìng,也承诺只追求与英国同等的海权。
如此一来,帝国就没有太多的理由反对英国拥有与帝国同等的海军。
这样一来,德意志第二帝国、美国、英国为第一梯队。
在第二梯队中,意大利的位置是有保证的,关键有两个国家,即法国与〖日〗本。
法国是战败国,而且遭受的战争损失最大,加上长期重视陆权,因此法国当局对海军并不是很重视。
法国争取成为第二梯队,只有一个理由,即法国的主要利益在地中海,因此法国在海权上不能低于意大利。
显然,意大利并不接受这样的安排。
要知道,法国是战败国,而意大利是战胜国。
相对而言,曰本的问题更加复杂。
〖日〗本既不是战败国、也不是战胜国,而且已经与英国解除同盟关系,但是〖日〗本在远东与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不容质疑。
更重要的是,〖日〗本在大战期间的表现,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心存疑虑。
此外,〖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扩张行动,也让早已霸占了菲律宾、并且正在向西太平洋扩张的美国心存芥蒂。结果就是,在〖日〗本提出了海权诉求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与美国都认为〖日〗本没有理由提出太高的要求。
这下,问题出来了。
要知道,如果没有〖日〗本参与,就不可能限制海军军备。
原因很简单,只要〖日〗本开始大规模建造战舰,美国首先就得跟上,因为〖日〗本的扩张行动对美国构成了直接威胁。紧接着,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会因为在远东与印度洋的利益,加入海军军备竞赛,然后紧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英国与法国、以及盯住法国的意大利都会加入到这场比赛中来。
显然,不管帝国与美国是否乐意,都得照顾到〖日〗本的利益诉求。
只是,〖日〗本也得做出让步。
原因很简单,〖日〗本还不够强大,不可能同时开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国家。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已径拉拢〖中〗国,而〖日〗本又梦想着霸占〖中〗国,因此〖日〗本需要获得美国的支持,也就不能不给美国颜面。
最终,〖日〗本接受了由美国开出的条件。
以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与英国的海军舰艇总吨位为准,〖日〗本海军的舰艇总吨位为百分之七十五,只是在主力舰方面,〖日〗本海军的比例为百分之六十六,即〖日〗本可以建造更多的巡洋舰。
〖日〗本做出妥协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