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2/5页)

属下李安俨,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李安俨也向承乾施礼。

望着这三位干将,承乾欣喜不已。他兴奋地说:“有了各位鼎力相助,我当如虎添翼,不愁大事不成!”

杜荷道:“称心事件之后,很多人认为殿下居于劣势。其实不然,殿下大可利用这种假象作为掩护,暗中积极准备。”

承乾听了,疑惑地说:“驸马说我们并没有居于劣势,可否请你再说明白些?”

杜荷解释道:“最大的关键在于魏征的立场。魏征每每进谏,总是极力反对皇上对魏王的过度宠爱。退一万步讲,即使皇上已经萌生了废除太子的念头,但只要魏征在,这个想法就不可能实现。”

这番话说得承乾连连点头,很佩服杜荷的见地。密商进行得很晚,约四更时分,书房里的人才散去。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26 回复此发言

309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第五十一章

贞观十五年,薛延陀汗国真珠汗薛夷勇,征调同罗、仆骨、回鹘、漠河等部落二十万人,渡过瀚海沙漠,驻扎白道川,占领善阳岭。十一月十六日,李世民任命李世绩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军进驻朔州的边防。十二月十七日,李世绩在诺真水击败薛延陀军。薛延陀之残兵败将逃到沙漠以北。不巧正逢天降大雪,士卒牲畜冻死十之八九。薛延陀汗国元气大伤,终告衰亡。自此唐朝边境趋于安定。

这一日,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在政事堂议论天下形势。在谈到目前的情况时,李世民说:“朕现有二喜一怕,你们可知是什么吗?”

房玄龄摇摇头说:“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微笑着说:“连年丰收,如今长安一斗米才三、四钱,这是一喜;北方蛮夷长久以来臣服大唐,边疆平安,用不着担忧,这是二喜。”

“那么陛下所说的一怕又指什么呢?”魏征询问。

李世民脸上的微笑消失了,他严肃地说:“国家富足、边疆安定固然是好事,但却容易滋生骄奢淫逸的风气。而一旦如此,危险和灭亡就会很快降临。这岂不叫朕恐惧害怕吗?”

魏征一听此话,感到非常欣然:“陛下如果能将这份深谋远虑持之以恒,永远保持下去,那就太好了!”

一会儿,李世民又想到了什么。他问魏征:“近来朝中大臣为什么不再批评国事了?”

魏征趁机进谏道:“陛下如果能虚心采纳批评,就一定会有人批评。朝中大臣,愿意为国牺牲的少,爱护自己生命的多。他们畏惧陛下惩罚,所以就不再批评了。”

李世民赞同地点点头:“你说得对。大臣们说话有所冒犯,动不动就被诛杀。这样,向君王进言规劝,跟战士在疆场上赴汤蹈火,用肉身和利刃相搏,有什么差异啊?”

魏征还要说什么,李青来报:“启禀陛下,兵部尚书李世绩求见!”

“快宣!”

李世绩来到堂上,见过皇上。他脸色苍白,看上去很虚弱。他缓缓说道:“臣因疾病缠身,征伐薛延陀汗国班师回朝后,拖延至今才来晋见陛下,务请陛下见谅!”

李世民关切地问道:“你患了什么疾病?要不了要紧?朕立即派御医为你诊治。”

李世勋深受感动,连忙拜谢:“多谢陛下恩典。臣的病纯系水土不服所致,已经好了大半,只是不能断除病根。”

“如何才能断除病根呢?”李世民非常关心。

李世勋苦笑道:“大夫说,要在药中掺入胡须,并加以煎熬,始能奏效。”

“这个容易!”李世民放心地笑了。他取下佩刀,立即将自己的胡须割下,交给了李世绩:“你就用朕的胡须煎药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