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5页)

是勉强推举出一位班草做门面,并赠给他广告词一句,松下的————×××××××,(贴在网上没有人猜出来,这里我就做个恶人,写出来算了,“低档中的佼佼者”。七个字,偏正结构的短语。

6。首次逃课

我可以很庄严地说一句,上大学前我从来没有逃过一节课,甚至可以说脑子里根本就没有逃课这个概念。该上课时就会乖乖地上,不上课时为了上个好大学也会好好看书做题。

坐在教室里很认真地听那些神态各异的老教授们海阔天空地侃,却发现不知所云,非常不习惯这样的不系统不集中的授课方式。自己看课本,又发现课本枯燥无味。

原来大学里学的东西是很无聊的。当年的我很悲哀地得出了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

第一次逃课是我无心犯的错,第二次逃课是故意犯的错,第三次逃课便不以为错了。“逃课就像习惯性自慰,明明知道太过频繁会伤身体,但你仍然无法抗拒那一刻的快感”。

因为那个周四上午没课,我便去别的学校找我的高中同学玩。玩到一点四十,想起下午有课。回学校肯定是来不及了,于是往寝室打了个电话,说,下午帮我请个假啊,就说我生病了。

就这样忐忑不安的又玩了一个下午,那个下午我就一直担心,老师会不会像高中时那样第二天跑来问我得的什么病啊,或者要我拿张医院证明去?

回到寝室时,她们早就下课了。我一进寝室就问,帮我请假了吗?老师说什么了吗?郑瞬言说,我没有帮你请,因为老师肯定不知道你没有来的。那么多人上课,她哪记得那么多啊。我没说话,心里忐忑不安。直到第二天没有任何老师找我,我平安无事,才放下心来。

想当年我们也真是傻得可以。后来逃课,见到寝室人的第一句话再也不是“帮我请假了吗?老师说什么了吗?”而是“点名没?没点?哈哈,好!”或者“点名没,什么,点了?我怎么这么不走运,你帮我答‘到’没?”

逃课这事,逃到最后就成了一种习惯,习惯不去上课。有一千个理由不去上课,老师讲得不好,我的觉没睡够,我的衣服没洗,等等等等,只要想逃课就不愁找不到一个说服自己的借口。等到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整个寝室逃课逃得最多的我居然还得了一等奖学金。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逃课于我而言,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种需要了。我就这样无聊而无知地的做着这样的事情,我要通过上最少的课,考最高的分来向她们证明——我是这样的聪明,满足自己那一点点莫名的虚荣。无知的虚荣。

逃课之前有一项准备工作要做好,就是,一定要事先找个关系要好点的同学帮你答声“到”,万一不幸点名的话。

7。种般的谈恋爱

这题目取得很不雅观。可这就是我对大一刚进校时,大家一窝风地疯狂寻找男朋友物色女朋友的看法。这样大规模地迫不及待地谈恋爱,就像发情期动物的配种。

女生大一时急着找男朋友是因为刚解放要尝新鲜!女生大二时急着找男朋友是因为终于发现了大学生活是多么的空虚和无聊。大三时急着找男朋友常常是出于攀比,因为身边的女生好像都有男朋友了,大四时急着找男朋友的往往是在寻找长期饭票或者跳板。

当然这种心理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女生,所以你要不是这种心理也犯不着鸡飞狗跳。

刚进大学那会儿,我们确实是对爱情充满了幻想。我们确实是以为在大学校园里满地都是爱情,食堂里排在你前面的那个男生都可能是你的男朋友或者初恋情人。

当初大学对中学时代的我们有强烈的吸引力,原因之一就是到了大学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谈恋爱,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公共场合牵手拥抱接吻,可以肆无忌惮地靠近爱情拥有爱情。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