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5页)

如空气疾病,禽流感,猪都感冒,地下工厂,奶粉之类,我国的卫生机构,想必也更不需说了。内乱的威胁,便是如前所述不可持续的停滞,发展一旦停滞,后果自明(很大程度叫经济威胁)。其他的威胁,比如地震,温室效应的海平面上涨,珠峰的积雪融化问题(即水的问题,很大程度是污染的问题),粮食问题(听说种粮所需的磷矿等都是要涨价的,干旱,土壤减产等)。

如果国人不明白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沉迷在工业时代的思想,如果继续用能源与水泥钢铁开路,继续将管理弄的一团糟,将科技抛弃,不思改变,一切将皆休。

我们将拭目以待,这个国家最明显的改变,好坏人皆知。而我本人,将尽自己所思,一一道来。此文未完,有后篇。

周恩来的童年

之所以把此文放在《未来中国》,是因我认为,在未来的中国里,依旧需要如下一般的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在高科技的未来,人性,社会不变态。

这是我看的周恩来的传记。以下我只写写周恩来幼小时的家庭生活等情况。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看看这些革命老前辈的传记,这也是父辈教我的。比如毛周邓等。提到这些革命事迹,我发现在凤凰网上还是比国内的要专注和关注。这或许就是香港台湾人与大陆人的不同,总感觉他们比国人更国学了,从繁简二字体中就可见一斑。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生在淮安,即京杭运河,淮河交汇处,自古出韩信项羽吴承恩的地方。他出生在一个师爷家庭,有慎思明辨,缜密周全的传统。像我们这样80后的人,还可以见到他当初的情形,都是一大家子的人,有父亲一系好几个伯伯叔叔,有外公那一大系,说不得还有奶奶爷爷那一大系,我自己出生的家庭就是如此,所以得以看到周恩来在他众位亲戚中的背影。(在此,我要对那些90后和一些城市里的人感到难过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走出自己的天地,脱离了亲戚,我却是渐渐感到孤独了,就像90后,这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我的无能了。反观周,也许在他后来东渡日本之时也有他的孤独。

这一大家子里,周的祖父周殿魁死于1897年,他是淮安的师爷,他膝下有老大贻赓,老三贻奎,老四贻涂。周的父亲是老三周贻能,他也是师爷。贻赓在外地谋生,贻魁偏瘫,贻涂得了肺痨,死后无子,丢下个陈氏,于是在周恩来1岁时过继过来,由陈氏抚养。陈氏遂成了周的嗣母。

故周恩来有两位母亲,他生母小名冬儿,又因在万家排行十二,所以叫万十二姑,她美丽善良,读过五六年家塾,性格开朗,精明果断,乐于助人,贤惠能干。她父亲叫万青选,住在江西南昌,后在淮安清河县做了30年知县。他母亲还生了周的弟弟。

周由他嗣母陈氏养大,陈氏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办事细心,仁慈礼让,由于年轻守寡,遂很少出门,与周恩来相依为命。陈氏自幼喜欢诗文书画,学识广博,有文学修养,且她父亲是个秀才,精通医术。陈氏在周四岁时,便开始教育他。认字,背唐诗。5岁后周在家塾读书。回家后,他嗣母给他讲历史,神话故事。1904年,即周6岁,随父母弟弟,嗣母搬到清河县外祖父万青选家住,万青选早在周出世不久就病逝了,留下大家子的人,满屋子的书,尽是诗词歌赋,通鉴野史,小说。周遂在这万家的家塾里,自8…10岁看小说,西游记是他第一部读的小说。周爱诗,善与人交往,爱交朋友(如果不是这样的家庭,很多人是相反的。)所以他的童年是比较快乐的,与外祖父家的同辈孩子也相处很好。(这其中,无穷的乐趣,又岂是这样大家子外的孩童所能体会的。它对人的影响又岂是其他所有的所谓教育能够给与的馈赠。)

周还有一个乳母,叫蒋江氏,勤俭朴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