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4/4页)

背上都有些出汗了。

对于灵石农场那么大的地盘,李大山原本还是打算实行公司化运作,这样管理更加科学,生产效率较高,生产计划也比较好制定,最后的产量、价格也有大致的规划,最关键的是企业能获取最大的利润回报。但是郝教授讲的这些,李大山也认为完全正确。

………【第182章 应该还地于民(二)】………

第182章应该还地于民(二)

说起来,李大山只不过是掌握了找寻、积聚水源的方法,才能将这些土地变成富饶、美丽的牧场,但是以无比低廉的价格从国家或是农民手中购买走这些土地,显然是他占了很大的便宜。人不能贪心太过,再说,对于李大山个人来说,钱的意义又有多大呢?其实他还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才会扩大农场的规模。如果能让周围的农民更快的富裕起来,那不正是李大山当初的心愿吗?

当然,李大山心里还有一个疑问。“郝教授,您说的这些我都赞成。将土地交给附近的村民,我也非常愿意。”听李大山这么快就做了决定,愿意把土地转包给村民,郝教授和宁强都非常惊讶,特别是宁强几乎想要出言制止,但是李大山示意他不要说话。“宁大哥,你要说什么我也知道,但是我到草原市以后的所作所为,你也知道。我不是一个看重钱的人,更不会为富不仁。即便是郝教授不说,我也会考虑帮助周围的村民,只不过方式方法不一样而已。但是如果就这样把土地交给村民,我很担心出现一种情况。……”

说着,李大山把当初帮助东风村修建鱼塘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事情说了一遍。宁强还知道一点,郝教授对此是一无所知。当听说李大山很早就开始帮助周围的村民时,郝五平开始相信李大山能够舍弃差不多已经到手的财富。而对东风村后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郝教授也感到很可惜。“唉,你说的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非常普遍。这主要都是扶贫没有扶到点子上的结果,扶贫不扶智,或是采用单纯‘输血’的方式,最终大多会成为这种局面。如何教育农民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

但就在这时,宁强插嘴道:“嘿,大山,我们集团不是自己培训了很多农民吗?从我的接触来看,这些人现在和周围的农民有很大的不同哦。”

郝教授也好奇的问道:“哦,还有这么回事儿?大山,你们公司培训农民干什么?”李大山连忙把和日新村结缘的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当然还有楼坪村等其他合作村子的事情都告诉了郝教授。

听了李大山的介绍,郝教授非常兴奋的说道:“好办法呀!呵呵,没想到大山看的这么长远。你这么一培训,不就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吗?你想想看,现在你们自己培训的农民就有三四千人。就算完全合格的只有二千人,那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每人承包五十亩地,那也得承包出去十万亩地。你现在把这些人限制在房后的圈舍里面搞养殖,完全是一种浪费。”

浪不浪费李大山不知道,但是他确实是刻意限制了这些村民的养殖规模。要不然,像技术较好、又肯吃苦的那些村民,完全可以饲养二百甚至三百只滩羊。那样的话,一年下来,这些村民的收入将会达到五六十万元左右,比现在高出四五倍。“嗯,郝教授,您说的很对。但当时那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可以提供给他们的种羊和小羊羔都太少了。”

郝五平:“没关系,此一时,彼一时,我并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一旦你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