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2/4页)

的努力付出不相称。李大山向来的主张就是,不能亏待了勤奋工作的人,甚至还要让他们有点惊喜。而鲜鱼公司的成立就是为了让他们有这么一点惊喜,要不然,他们和黄丰田等人比起来,差距就太大了,这显然不公平。大致的方案就是将鲜鱼养殖和销售门店合并以后,李大山只要求4o%的股份,黄丰田以及他的手下,将根据新公司的总股本,重新折算股份。而李贺的股份,则是将他集团公司的2。5%的股份换算成子公司的15—2o%的股份。但他是否同意还得和他商量。

而十多名中层干部则考虑每人可购买1%,一般员工可购买o。5%左右。不要小看这点股份,1%的股份折合人民币至少也在五百万至八百万元之间,而且分红高得吓人。虽然这些钱大家一时拿不出,但是李大山准备让银行给他们贷款。利息也不用太高,几年下来,分红就能让他们还清借款,而且结余还会不小。不过这个方案,李大山只是独自在心里思考,要真正实施,得等承包工作结束以后,不然会影响目前的人心。

通过这几种方式,李大山不仅成功的将集团直属的工作人员减少到了最低,减轻了自己的工作压力,而且还通过掺沙子的方式,将自己最信得过的丁零人安插到了所有的核心部门。以后,不管他在不在农场,这些忠诚的族人都将随时向他汇报有关情况,避免自己被下面人蒙蔽。李大山这么做,也不是信不过现在的农场员工,而是他知道,若干年以后,缺乏信仰和利益关联机制的合作将逐渐面临风险和危机,他必须得未雨绸缪。

到明年,李大山还会将沙鸡养殖交给福成公司,黑天鹅养殖交给鲜鱼公司,农场直接掌管的业务将只有马鹿、和牛、野骆驼的养殖,化工厂、水厂以及集团财务工作。而马鹿和野骆驼都是半散养的模式,基本上不需要人管理。现在马鹿已经繁殖到了一千五百只的规模,野骆驼也增长到了九十多只。但是下一步,为了避免近亲繁殖,李大山就要考虑为它们重新寻找**所需的对象了。由于现在八鲤集团直管的草场很大,加上没有其他动物竞争,这些马鹿、和牛和野骆驼的领地很大,生活得非常悠闲。

此时,李大山也非常悠闲自得,他已经开始憧憬明年的幸福生活了:农场没有什么好忙的,化工厂、水厂的业务早就上了轨道,只需要按部就班就ok了。到时候,自己或者李春花应该可以抽出点时间到处转转,只是可惜化工厂必须留人照看,不然俩人一起游玩天下,岂不是一件大美事?

………【第189章 最后一次大团圆饭(二)】………

第189章最后一次大团圆饭(二)

除了为留下来的这些人考虑以外,李大山还给即将搬出去自己创业的员工和村民想了些主意。通过这几个月以来的强化培训和操作演练,绝大多数的农民都已经达到了农场提出的养殖要求,并经牧业学校考核合格,颁了资格证书。认证制度是牧业学校的教学委员会和培训部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以后这些人将分散在广阔的草场上,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来监控他们的技能培训情况,时间一长,肯定要出问题。李大山顺势思考了一下,也赞成他们的意见,于是这种制度就得到了推行。这种制度规定,认证不是一劳永逸的,所有获得证书的人都得保证每年接受一定时长的培训,同时对业务能力进行抽样考核,以确定此人能继续胜任他的工作。

这种制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人以后将长期单独生活,或是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大家的眼界和关注点不可避免的会缩小。如果定期搞些培训,原来熟识的人们又能聚到一起,交流养殖和生活中的心得体会,可以起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牧业学校也能通过这种培训,收到多少不等的一笔笔培训费。虽然这点培训费对于承包户来说没有什么,但是积少成多,几千人汇聚下来,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