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而且这样无缘无故给人家钱不正说明自己心里有鬼吗?所以问题的焦点很快就集中到以何种方式补贴村里人上来了。
最后还是李贺想到了办法:“大山,我看还是要村里人集资修建一个鱼塘,由我们提供种苗,教会他们怎么喂养,到时候由我们统一收购。”
李大山心里一亮,点头说道:“说到底还是村子里的人穷怕了,只要我们能给他们找到致富的门路,他们就不会对我们赚钱有意见了。建鱼塘的话,村里人每年都能分到不少钱,而且能让他们知道并不是只有我们这里才能养出来好鱼。”李大山这话算是同意了李贺的建议。
但是李春花却把小嘴撅得老高,跺脚说道:“凭什么把我们赚大钱的宝贝卖给别人呀?要是村里养了鱼,我们的鱼以后说不定就卖不到这么高的价格了。”
不过在李大山和李贺的耐心劝说下,李春花的理智还是战胜情感,同意了这一方案。其实她也不是不同意帮助村里人,毕竟她自己也是东风村长大的,对家乡还是很有感情的,但是这些人逼迫李大山让步,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和李全学老人说了这事以后,老人仔细琢磨了半晌,认为是个稳妥的法子,最终同意了。
不两天,李全学就召集村干部会议讨论这件事情,村里的干部哪有不同意这个方案的,都认为可行,可以早点召开村民大会讨论这一方案。等到开会的那天,村委会的晒场很快就坐满了村民,这样的好事无论如何是不能错过的。李大山大方施以援手,大家都觉得天上真的掉下了馅饼,对李大山也发自内心的感激。
会议只是一个形式,村民们很快就全票同意了这一方案,最后还由村委会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订立了协议,每个农户都派人按了指印。不过闹得最凶的董五最近几天却不见了踪影,但他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就是他不同意也只是他自己少拿一份分红而已,大家还巴不得多领些钱。
最后决定,在村子南面最靠近李大山农庄的地方挖一口面积为五十亩的鱼塘。那地方本来是村里的耕地,但是因为缺水已经荒弃了多年。而且是大家都同意的事情,不管是哪家的地那也得让出来。村里每户将按照资金实际使用量来平摊建设费用和管护费用。喂鱼所需的粮食则按照市场价格由李大山垫付,到时候卖鱼之后再抵扣。
会场上,李大山还把自己的那份合同拿了出来。大家都表示同意这份合同,最后每家还都在合同上按了指印。以后李大山就再也不用担心村子里有人闹腾了。
挖鱼塘的位置,李大山已经看过了。那地方地势比较低,向南翻过一道小山包就到了李大山的农场。现在李大山鱼塘下面的地下水已经扩散到这里了,只是感觉水中灵气很少而已。如果挖鱼塘养鱼的话,这里应该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很快,李大山又联系了杨一平,要他雇些机械来挖鱼塘。结果施工队一来,还是上次那个刘师傅。大家熟人见面,自然好打交道一些。刘师傅看到李大山短短两年时间就把戈壁滩变了模样,一个劲的夸奖李大山是个能干人。
又花了将近十天时间,深六米的五十亩鱼塘就挖好了。李大山又从林木公司买了一些胡杨、草种回来,李全学召集村民出义务工,很快就在鱼塘周围栽好了。虽然这里的水灵气很少,但是滋养这些树木应该足够了。
鱼塘才挖好,就有少量地下水渗了上来,塘底有了浅浅的一层湿迹。李大山又找来抽水机,从自己的鱼塘里抽了几天,直到把自己的鱼塘的水位抽下去一大截,才算是把这个新塘装满了水。不过李大山一点也不担心,用不了多久,自己的鱼塘就能自动装满水。
现在这个新鱼塘并不是养鱼的时候,所以村民们只能等待来年春天的到来。到时候,李大山就能把今年孵化出来的小鱼捕捞一部分放到新鱼塘来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