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2/4页)
且还要树立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和兴趣。也就是说,三年制的大专,只有两年时间能够学习专业课程,这显然大大降低了学生可以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容量。
这些问题外人并不关注,李大山也是接手学校以后,才慢慢了解的。他明白,市场经济时期,很多问题都要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来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学校必须让学生看到学习农牧业的前途(钱途)很远大,而且学习起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反而很有趣,很有学习的价值。这样经过几年时间,有了一大批毕业生做榜样,报考牧业学校的优秀学生才会越来越多,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才能逐渐轻松起来。
好在这一切已经有了初步进展,那就是新校区已经建设完成。李大山相信,只要新生入学,看到如此宏大、漂亮的校园,他们将会慢慢的喜欢上这个或是自愿、或是被迫选择的学校以及专业。当然,李大山知道,仅有这些还不够。于是他按照最初的计划,对鲜鱼公司进行了改组,不仅将李贺的股份转移到了鲜鱼公司,而且将八鲤湖、冷水鱼池等养殖基地整合到了鲜鱼公司,让鲜鱼的养殖、销售链条式展。
同时,他按照留下来的几十名员工的职位高低以及进场时间长短,每人分配了o。2—2%不等的股份。不过,这些股份他们都要出资购买,不然让参与承包的员工知道了,肯定要引起巨大的矛盾。但就是出钱购买,大家也明白,哪怕只要一点点股份,一年下来的分红也非常可观,收回现在投资的本钱最多也就一两年时间而已。
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农场留下来的员工很快东补西凑攒齐了出资所需的资金,分到了自己应得的那部分股份。其中,草原商业银行提供了不少**。统计现,员工持股一共占到了鲜鱼公司12。7%的股份,加上李贺2o%的股份,以及黄丰田等前期股东转换而来的15%股份,李大山仍然在这家子公司占据多数地位,保证了他对这家公司的控制权。当然,就是没有控股地位,面对这么多小股东,李大山自信自己的决策不会被所有人反对。
果然,鲜鱼公司的整合事件传开以后,让牧业学校的很多高年级学生激动不已。因为大家都知道,所谓的鲜鱼公司股东,几年前不过就是自己的师兄师姐而已。想当年,他们也是一穷二白,在农场打拼了这些年,不仅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而且还享有了一家效益卓著的公司股份。也就是说,哪怕这些人现在开始,不用做任何事情,光是凭每年的分红,都能让他们过上比较好的生活。
高年级学生的学生都知道,现在八鲤集团就是学校的大股东,而且按照历年的规矩,只要自己的成绩在班上位居前列,加上教学委员会的考核推荐(这条是学校改制以后新增加的),自己就能进入八鲤集团上班。
………【第210章 学生大比武(二)】………
第21o章学生大比武(二)
可以说,现在这个毕业出路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只要进了八鲤集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践,员工可以选择去灵石农场承包牧场,也可以选择在集团上班,如果干得好,说不定还能享受分配股份的特权。无论是哪种,自己的一生都将生巨大的变化。这两种方式都大大刺激了这些年轻人埋藏已久的雄心壮志。从学校收集的情况来看,暑假这段时间,很多学生都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学校给自己补课充电,另外还有很多学生选择到各个农场去实习,甚至还有些人到灵石农场那些承包户牧场里义务帮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最大可能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按照罗校长的话来说,这是他当牧业学校校长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但就是这样,李大山也觉得还不够。因为年轻人都有一个很轻率的想法,那就是只有等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才开始忧心自己的前途和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