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3/4页)
甲、理发、安放,更重要的事情是化妆。按死者的性别、年纪等等不同,化装的手法也不一样。男性死者一般化淡妆,按年纪不一样,又分好几种。年长的死者,要尽量化妆的年*,让大家看上去有精神点。中年男子要突出他的威严,可以化妆的微微成熟一点,凸显他的稳重。青年死者要化装的苍白一点,免得家属看见一个红润的死者触景伤情。少年、孩子却要化妆的活泼一点,让死者家属记住孩子最诱惑力的一刻。女性死者的化妆就麻烦多了,不但要掩盖死者的伤痛,更要把死者最美的一刻永远留下。当然年纪也是重要的分水岭,如果把一个年纪偏大的女性死者化装成一个少女的话,不但是在侮辱死者,更是在侮辱死者的家属。所以上了年纪的女性死者,主要是将她们的老年斑盖住,并要化妆的相对严肃点,力现她生前在家族的威严。中年女性死者,化妆的时候要注意,最重要的就是凸显她的嘉丽祥。尽量使人看见了,马上能感悟到死者生前的母爱和宽大。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这年纪的女性最容易得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两个关系不好的亲戚。化妆师要力求缓解矛盾,使生者不再记恨死者,让死者能安然离世。对于年轻女性死者处理也不一样,已婚的死者,要端庄大方,要姿态万千。未婚的死者要彰显活力和青春。“容貌是女人的第二生命。”这句话很重要,对于一个死者来说,谁也不希望带着一脸的病容离开人世。特别是女性死者,就怕自己失礼于人前。所以化妆师的工作很重大,不但了却死者的心愿,又要顾及到家属的心情。一个好的化妆师,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何晓丽也希望自己能尽量做到。
何晓丽的成功在于她的细心,她的周到和细致是她在行业里小有名气。一次在为一个男性死者化妆的时候,听见家属反复重复一句话,这位死者的爱人在十年前就离开了人世。死者很爱自己的妻子,也经常一个人坐在公园看他们都喜欢的桃花。何晓丽就灵机一动,要了这位死者的妻子照片,将死者的妻子还有一树桃花画在死者的手上。寓意死者永远可以把握妻子和心爱的桃花。这个临时提议,使在场的所有死者家属感慨万千。死者的孩子更是激动地哭了起来。之后许多死者家属指明要何晓丽为自己的死者化装。
在何晓丽事业红火的时候,何晓丽却不太高兴的起来。就连何晓丽的父母也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女儿。女儿渐渐长大,却没有一个男孩子敢追求她。将来孩子怎么生活?将来孩子的未来在哪里?都说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最幸福的女人就是在家相夫教子。何晓丽的丈夫在哪里?何晓丽的家庭在哪里?
莫清平,一个年纪不大,却是一身老土的男孩子。从小喜欢玩古董,长大了之后更加对古尸有兴趣。家族成员都觉得这个人有毛病,一些同一辈的兄弟姐妹拒绝承认这个另类。
莫清平的同学和朋友也对莫清平这个癖好很是头疼。每当想起高中的时候,莫清平像摸美女一样,摸着一具骷髅的样子,莫清平还一副陶醉的场面时,几乎所有的同学和朋友不敢靠近莫清平。
大家还不知道一件事情,不然的话谁也不敢和莫清平在一起。莫清平当初冒着危险,将这具骷髅带回了家。他整整和这具骷髅睡了半年。半年之后,不是莫清平对它没有了兴趣,而是有了更好的,所以才“喜新厌旧”的将它踢下床,挂在房门后面。
莫清平看上去斯斯文文,一副有钱人的样子,但是他三句话不离古董和古尸,下的所有接触者不敢和他坐在一起。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他的朋友曾经多次花钱请他去埃及。为什么去埃及,不去其他地方呢?因为埃及有木乃伊,有古老的埃及法老墓金字塔。不然的话莫清平才不愿意去外面旅游,对他来说旅游只是在浪费人生。
高中毕业的莫清平,曾经就读于上海医学院。奶奶江蓝沁的打算,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