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4/5页)
破损——水雷先会损伤船体,毁掉接近爆炸点的武器弹药,威力强大但是不会引爆距离较远的弹药舱。
两处破损就基本排除了船只自损的可能性,因为即便是再大的操作失误,也不可能同时影响战舰的两个不同的地方。这已经很明显的证明了,明军舰队遭遇到了日军的袭击,而且不是来自水面舰艇的袭击。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如德先是一愣,然后赶紧向身边的通信军官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让舰队再一次转向,进行蛇形机动,外围所有驱逐舰和巡洋舰警戒海面,一旦发现可疑目标,不用请示,立刻开火!”
如果是日军战列舰舰队进行炮击,绝对不会仅仅只射击一次就悄无声息。张如德很快就把怀疑的目标放在了潜水艇这种“大国海军的玩具”身上,因为明军也有这种小东西,虽然不多,却也被张如德这个级别的海军将领所熟知。
明军潜艇的开发远没有日本海军那样顺风顺水,原因也非常简单:大明帝国海军军费一直比较充裕,而且传统实力雄厚万分。
在两百年前,大明帝国海军在天启皇帝的苦心经营下,就拥有风帆战列舰一百艘之多。一直到两百年后的今天,包括张如德将军在内的几乎所有海军高级指挥将领都出身战列舰指挥官。
这些位高权重的指挥官当然有自己的传统和信仰,大舰巨炮乘风破浪,就是大明帝国海军将领们的终极梦想。至于那种“和拖鞋差不多一样纤细的玩具”,是没有多少人在意和支持的。这句侮辱性质严重的话出自前任海军总司令之口,代表了相当多军官的想法。
因为10年前蓄电池技术还有柴油发动机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所以那个时候的潜艇体积小而且航速惨不忍睹,各国的实验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惨烈事故。
大明帝国也在这方面投入了一些精力,而之所以投入精力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找到击败大英帝国海军的捷径——至于说家门口的日本海军,那对大明帝国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威胁。
可惜在5年前,大明帝国实验的400吨级潜艇计划失败了,22名科研人员与他们的蒸汽机动力潜水艇一同沉入到了110米深的海底。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早年前大明帝国的科研人员对蒸汽机系统的偏爱。
这个事故直接对大明帝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就是让大明海军的潜艇部队一直到现在都孱弱不堪,根本没有作战能力;而另一个影响是让大明帝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转而支持柴油机汽油机,也促成了大明帝国动力体系的革新。
不管怎么说,大明帝国是有自己的潜艇的,而且数量还不少,实验性质的潜艇和勉强服役的加起来,也有十几条之多。可是这些潜艇都是没有多少战斗能力的废柴,战斗中自然就起不到日本新式潜艇的作用。
可是张如德是知道潜艇的,而且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眼前抚仙湖号重型巡洋舰的重伤,绝对是日本海军的潜艇突施冷箭造成的。他下令舰队再一次转向,干扰对方的瞄准和预判,同时下令监视水面,提早发现对方的鱼雷航迹,好方便舰队规避。
“长官!144号驱逐舰传来消息,已经救起落水官兵72人,抚仙湖号巡洋舰正在下沉,似乎已经无法挽救了。”就在整个大明帝国的北海水师舰队主力再一次转向,规避可能出现的敌方鱼雷的时候,又一名军官传来了损失的最新消息。
“让144号驱逐舰还有213号驱逐舰确认抚仙湖号巡洋舰沉没……救起所有落水的生还者,然后再加速返航。”张如德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冷静和调整,已经从抚仙湖号被击沉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他镇定的下达一个又一个命令,恢复着整个舰队的士气:“告诉他们,不必和主力舰队汇合,搭载生还者直接赶回旅顺去!”
在果断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