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3/4页)

滥造着各色服装,然后再缝上名牌商标。制作名牌商标的工场也是挤挤挨挨。旧衣服的市场更是一眼望不到头,全国各地的商贩张着蛇皮袋,就像农人盛粮食一样盛着衣服,一袋袋地过镑,付钱,扛走。要不是身临其境,你是万万想不到,当代的时尚就是从这样的地方发源,流向各地。这些潮湿,闷热,飘散着海水和鱼虾的腥味,由于壅塞了内地的打工者而拥挤,嘈杂,混乱,充满犯罪和疾病的小镇,就是我们的时尚的源头。

这一周,妹头不仅了解了货源的情况,也了解了阿川做生意的方式。阿川多少是有些凭了蛮力做的。他大进大出,其实是薄利多销,是缺乏策略的。妹头和阿川商量,他们的生意要以牛仔裤和布制衬衣为主。因为她看下来,这是服装潮流中,发展最为稳健的两项,一般来说,它们万变不离其宗。而且,从制作的流程和工艺来说,这两项也较为成熟。生产的批量大,成本就低,赚头也大。所以,他们的生意中,至少有一半要是牛仔裤和布制衬衣,再一半做时装,高价位的,旧衣服只可搭一点,卖统货,极低价。由于这些旧衣服往往式样夸张怪诞,便给人稍纵即逝的印象,这反而证明了这是一家很负责的时装铺,那些高价位的时装也变得可信了。阿川认为妹头的看法很对,很受启发,决定一回来就着手修改店铺的门面。两人都是火辣辣的性格,做事情很上劲头,一时间,店铺面貌一新,生意也面貌一新。生意一好,货就走得快,必须更快地进货。于是,又雇了一个外来妹,和原来的那个一起看铺面,这样,他们就更脱得出身了。

第十章

第十章

妹头已经把这条线走得很熟了。也遇上过几次险情,但凭着她的机巧和阿川的蛮力,总能化险为夷,循着不打不成交的常理,有几回交过手的对头,也成了好朋友,互相都用得上。这一点,妹头也给阿川帮了忙,她有人缘,更多的时候,人家是看妹头的面子。在服装街上,妹头也很注意关系。晓得生意好招人嫉,她就适当地让一点生意给别人做,一点不骄横。但别人也不要想欺她,欺了她,倒霉一辈子。阿川从小就对她服帖,现在更是没话说。两人就像是倒过来了,本来是妹头跟了阿川做生意,现在却是阿川跟了妹头做。他样样都依妹头,能不依吗?妹头说的都有道理,都是为生意好,而且态度也不坏,商量的,建议的,甚至恳求的。妹头记得自己做生意是阿川挑的。这就是妹头,而不是别人了,她知恩图报。现在,服装街上的生意淘里,都称妹头老板娘。这称呼是不太妥当,可妹头也没办法每一回都纠正,就随他们叫去。叫多了,也应,慢慢就变得自然了。后来,有一回,小白送孩子到服装街给妹头。妹头不在,问上哪里去了,隔壁铺面里的人说,和他老公吃饭去了。小白晓得这老公是指阿川,也晓得人家是误会了,根本没往心里去,他把孩子交给看铺面的外来妹,就走了。

妹头的装束也是老板娘的派头。她从不穿自己铺子里出售的衣服,而是让两个外来妹一人穿一身。她亲自为她们挑选,搭配,线袜,头饰,鞋,都要经她过眼。她把她们装扮得有些乡艳,妩媚活泼,表明着她们受雇且受过调教的身份。她自己是穿一条牛仔裤,高腰小裤腿,一般的中等的品牌,却是正宗的,从可靠的专卖店买来。上面是一件男式的条纹休闲衬衫,宽大的圆后摆罩到腿上,一双意大利软皮平底鞋。是低调的时髦。有时则是丝织的中间色的时装裤,有垫肩的西服领的丝衬衫,白色,或者亮一些,铁锈色,下摆束进腰里,足下便是高跟鞋。比较女性化也职业化。发式总是短的,但波形要比从前夸张一些,经过焗油,也更乌亮了,稍稍亮得有那么一点不真实,有点像假发。脸部,她化了浓妆。倒不是有意要化浓妆,而是不知不觉之中。凡长年化妆的人,往往都会越化越浓。她们的眼睛日渐习惯亮色,宁有过之而无有不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