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部分 (第2/5页)

也逐渐的深入人心,很多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多的取得这种共识。

长青集团将其在泰国、马来西亚的制造基地,往新浦搬,不过是稍稍领先了一小步而已。

在这种情形下,沈淮要想在产业转移的浪cháo里,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争取到更多的转移产业份额,要想为梅钢拉拢更多的合作盟友,为梅钢的发展,确立更雄厚的区域产业基础,霞浦的招商引资工作,就必须是不断的加强再加强,而非停滞发展,更不能削弱。

沈淮手底下能用的人手,赵天明、戴泉、宋晓军、王卫成等人,几乎都把jing力扑在这一块,而在香港及东南亚,宋鸿军等人的主要jing力,也放在这一块上。

胡家及金石融信与计经系,这么深入的参与淮海湾经济产业发展,是沈淮早初所没有预见的——这使得淮海湾的整体开发,比沈淮预计的要早好些年。

这对东华,对淮海省也是好事。

淮海湾整体开发启动得越早,对承接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就越有利,深度及广度将更大。

东江证券案,徐沛、李谷不是看不到将赵秋华他们一举掀翻掉的可能,但大家都保持着克制,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就收手。

包括淮海融投的成立,也让赵系参与进来,沈淮代表梅钢系让出那么大的利益,说白了大家心里都清楚,保住大局才是大家最大的利益。

不过,沈淮此前一些的规划,就需要适时的进行调整。

至少在沈淮的计划里,靖海公路的扩建,应该会拖上两到三年才有可能实施,但现在实际已经由淮海融投负责牵头,进入前期筹备阶段。

靖海公路扩建,往大里说是要进一步的打开沿淮海湾区域竖向的交通瓶颈,而就对霞浦县的工作来说,就必然牵涉到沿靖海公路两侧、霞浦旧城区西片的改造。

这一点又远远早过沈淮之前的计划。

沈淮早初计划是等临港新城建成到十三四万人口居住规模之后,再将县委县政所属的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往新城迁,将旧城区的企业都迁入各个产业园之后,然后再启动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他希望中间能有三到四年的缓冲期。

现在这一步要提前启动,这对霞浦县来说,也是好的机遇,沈淮不可能放弃。

霞浦县旧城改造,应该由城关镇班子负责,但这个班子谁来领导,是沈淮头痛的问题。

赵天明、戴泉、宋晓军、王卫成他们jing力有限,这么一项重要工作,沈淮自然要考虑他能信任谁、交给谁,他还是要更深入的挖掘地方上的资源——霞浦县的旧有官场派系,南浦即城关镇这个小圈子,长期以来是被陶继兴、葛永秋等人压制的,沈淮就在想,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从这里挖出些能用的人手来。

杜建他都能用,他还会过多的纠缠别人的恩怨跟纠葛?

第八百零七章 怀恨在心

这时候,丁秀又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女儿趴在院头跟沈淮说话,责怪的说道:“蓉蓉,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沈县长这么忙,你还硬凑过去尽打岔?”

“沈大哥都没有烦我?”罗蓉嘟起嘴,回头跟她妈说道。

“喊个人也没有分寸,你这个孩子也真是的,”丁秀走近过来,跟沈淮道歉道,“平时我也没有时间管教这孩子,任起xing来没大没小的,都不让人说两句,打搅沈县长您工作了……”

“没什么,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有个人打打岔,也挺不错的。”沈淮笑道。

沈淮态度温和,丁秀却不这么想,她这些年受到太多的男人纠缠,也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人近中年,生活也是一团糟,她也知道自己女儿年纪虽小,但长成这样子已经引得一些人的觊觎——新县长再怎么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