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2/5页)

吗,会不会牵涉到本太子?”

听到太子李承乾这话,杜荷心中顿生鄙夷,刚才还嚷嚷着要自己去弹劾呢,现在让魏征去他就又开始怕了,不过杜荷虽然这样想,却并不敢说出来,脸上堆起笑容来,道:“太子殿下多虑了,魏征身为御史大夫,弹劾人是他的职责啊,谁会想到他是您的老师?”

太子李承乾一想也在理,顿时也露出笑容来:“杜先生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就由你想办法让魏征得知此事吧。”

说到这里,太子李承乾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好似在为明天早朝上的好戏而喜。

今年的盛夏似乎过的很慢,天气燥热的令人心中易生烦躁之感。

魏征坐在自家书房,本来已经满是皱纹的脸此时又忍不住的凝了起来。

如此许久之后,魏征有些无可奈何的长叹了一声,接着自言自语道:“小侯爷啊小侯爷,你对我魏征有恩,我魏征本不想找你麻烦,可你怎么就不能消停一些呢?”

这样说完,魏征端起桌子上的一杯凉茶浅浅饮了一口,而后摊开一本折子,拿起毛笔就要去写,可毛笔刚在折子上点了一个点,他又突然停了下来。

如此反复几次后,魏征又是一声轻叹:“小侯爷莫要怪我,身为御史大夫,此乃老夫职责,而且老夫相信你能理解老夫的,你是最理解老夫的那个人,不是吗?”

魏征想到了他与唐舟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况,唐舟说他弹劾人皆非得已,不过保命罢了。

魏征这样说完,下笔也就快了许多,不多时,一封奏折已是写完。

早朝的时候下起淅沥沥的小雨来,雨虽不大,却让朝中群臣的心情为此好了不少。

为此在讨论事情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也就很高,使得这个早朝的效率也变得比以往高了不少。

这样讨论了一段时间后,李世民望着群臣问道:“谁还有本要奏?”

群臣相互张望,兵部的一名官员站出来道:“启禀圣上,侯君集侯将军传来消息,一月之内必定能归长安。”

李世民点点头:“好事啊。”

“启禀圣上,前段时间城中百姓房屋倒塌,现在已全部帮他们建造完毕。”

“好事啊!”

“启禀圣上,凌烟阁不日之内就将竣工,是时候让阎立本为我朝功臣画像了。”

“嗯,好事啊,准了。”

“启禀圣上,昨日唐小侯爷带着一群权贵子弟大闹了提刑司,把刑部郎中周泉给气走了。”

“好事……”李世民本来正准备像刚才那样说好事啊的时候,突然定眼一看见站出来的人是魏征,不由得把没说完的话给停了下来。

这魏征说的事情什么时候有过好事?

再仔细回想一下魏征刚才所说的话,咦,还真不是好事。

而这个时候,朝中群臣皆是望向魏征,露出一脸不喜甚至是鄙夷的神色,大家都在这里报喜呢,你倒好,突然就站出来煞风景了。

不过朝中群臣虽然向魏征投去了鄙夷的神色,但等他们听明白魏征所言之事后,却也隐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今圣上特设提刑司以编撰一本跟验尸有关的书籍来整治刑狱,可唐舟却带着一群权贵子弟把最有经验的刑部郎中周泉给气走了,这算什么事嘛,这不是胡闹嘛。

朝中不少官员都觉得是胡闹,因此就算他们并不喜欢魏征,也想站出来支持一下魏征之言,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突然从人群中响起:“魏征你个老儿,什么叫唐舟带着一群权贵子弟大闹了提刑司?你知道当时的情况吗?那分明是唐家小子带着一群大唐才俊教训了一个不听话的老东西,然后为我大唐的验尸事业做出了无上贡献,你不要听风就是雨。”

突然跳出来指责魏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