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部分 (第2/5页)
所以两国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所以李治也没有太过于关心。
如今听了唐舟这话,李治觉得这个大食国的确对大唐存在一些危险,如果西域诸国投靠了他们,那大唐的情况就不妙了啊。
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西域诸国太小了,为了生存下来,他们很多都是墙头草的,谁给他们好处,他们就依附于谁。
而且,西域诸国还是很繁茂的,李治也一直有心将他们彻底收服,那个时候,他们大唐与大食国临近,怕也会有诸多问题出现。
这的确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李治点了点头,问道:“第二个问题呢?”
第二个问题比较敏感,唐舟本来是不想说的,不过今天晚上的李治完全没有帝王的威严,这倒让唐舟多少松懈了一点,而且他觉得自己只是说说,就算李治不同意,应该也不会怎么样吧?
思虑过后,唐舟道:“第二个问题,就是各地节度使的问题,先皇在的时候,曾经削弱了各地藩王的兵力和财力,让他们造反起来不那么容易,但是各地之中,节度使的兵马却也不少啊,他们掌管一个地方的军事财政,若他们乱了起来,对大唐来说还是很可怕的,也许如今圣上威严在,还能够镇压他们,但若是大唐经历几世之后呢,世事变迁,很多都不好说的。”
有些话说出来不太好听,所以唐舟说的比较隐晦,他想说的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有一天,可能也会走向衰落的,如此,应当及早应对。
第2133章 唐舟的桃花
晚唐时期之所以天下大乱,就跟各地节度使手握重兵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唐舟不想这种事情发生,他觉得应当削弱各地节度使的兵力。
只是,唐舟的这种情况未免太过于超前了一些,离晚唐还有那么多年,李治如今的大唐帝国又蒸蒸日上,唐舟说的这些,李治心里是不以为然的。
不过李治虽然不以为然,却还是假装觉得很有道理,继续问道:“那在唐爱卿看来,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解决?”
说着又给唐舟倒了一杯酒,唐舟接过喝下,道:“只能趁着圣上春秋鼎盛,而且泰山封禅,威严无人能挡之时,削弱各地节度使的兵力,除此之外,各地的节度使要不停的调换,让他们跟不同的兵马合作,这样他们跟将士养不成很好的忠诚度,自然也就无法造反了。”
唐舟说的这点,有一些宋朝那个时候的兵制影子,唯一的缺点就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帅,虽然有可能避免造反,但却会导致战斗力下降,毕竟只有将军跟自己的士兵有了足够的默契,他们打仗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来嘛。
不过唐舟跟宋朝不太一样,宋朝的时候四周都有不少敌人,所以显得兵力弱了许多,但如今的大唐已经把各地的敌人给清除的差不多了,他们现在要做的不应该是预防外敌,而应该是防止内乱,所以唐舟把这个提议给李治说了出来。
李治虽然觉得唐舟说的节度使大乱有些无稽之谈,不过对于唐舟说的这个遏制节度使的办法却很满意,如果他不用的话,他可能会留给自己的太子,让自己的太子再继续留下去,直到这种问题有可能出现。
“唐爱卿言之有理,朕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唐爱卿。”说着又给唐舟倒了一杯酒,唐舟不好拒绝,只能喝下,只是他此前在宫宴上已经饮了不少酒,此时再喝,已是有些微醺。
“请教不敢当,圣上有什么问题,只管问便是了。”
李治颔首,开口问道:“如今大唐地域辽阔,突厥和吐蕃相继被灭,东北方向的高丽也已尽成我大唐领土,可在我大唐领土之中,却还包含一国,朕欲出兵灭之,可又出师无名,唐爱卿可有良策?”
李治并没有说的太过于明白,但唐舟听闻已知李治说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