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2/5页)

一次我感觉到了一种绝望。我该怎么办?我的孩子该怎么办?

【案例分析】

你现在的绝望与被否定的感觉有关。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的情况下受到这种待遇而深感委屈。德国心理学大师海林格曾说过:人们常常会遇上某个人,他突然闯入你的心灵,变得对你很重要。我们要尊重这一事实。

当我们真的尊重并接受这一事实的时候,才有可能试着去面对。

而你现在的心态是排斥!排斥会让人看不到客观事实的真相而做出冲动的判断和决定。

聪明人的第一要务是想方设法先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想这样做不容易是因为我们的心先附加了一些东西在上面,进而加工成了一个我们以为的局面,于是真实的局面自然就不容易接纳。

好一些的做法是,先把痛苦放在一边,先接受发生的事情,然后问自己怎么办?而痛苦常常会让你往相反的方向使劲。因此,冲动下的离婚常常酿成悔恨!

我不太同意在动离婚这个念头时先问:孩子怎么办?顺序不是这样排列的。只处理好你怎么办,孩子怎么办才更容易解决。孩子是要依赖你而长大的。如果你勉强维持了婚姻,但把怒气转而不自觉地发泄给孩子,那么孩子究竟是受益还是受害呢?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虽然来自于人的无意识。所以,你料理好自己才有可能把真正的笑脸给孩子看。

所以,先冷静下来,接受已经发生的。让自己处于深呼吸状态,平心静气地处理正在面临的事。对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一种修炼,成长贯穿在其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讲 女人的责任就是相夫教子(1)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之中打拼着的女人们把单方的“相夫教子”变成了双方共同的相互辅助,很多家庭,都形成了新的夫妻关系,夫妻在家庭中的角色分工从明晰细致转入模糊——养家是共同的,教子是共同的,买车购房是共同的。女人由低眉顺眼到扬眉吐气,在家庭中的表现是最显著的。尽管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目前依然被称道,可是反传统的相夫教子也越来越多地在柴米夫妻的生活中出现。这不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女人们重塑相夫教子的体现。

相夫教子,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涵盖了夫妻之间真挚的爱,无微不至的体贴及善解人意的理解,是妻子与丈夫用辛勤的耕耘收获的。

幸福的生活是每一对夫妻的愿望,但幸福生活不是一个宣言,而是用有声有色的情节串起来的一个个的日子。对于女人,这些日子因有个性的相夫教子而生动、而有趣、而值得回味。大家可以试想这样的画面,一个忙碌了一天的女人,能够在晚餐后,坐在温暖的灯光下,满目含情的看着自己的丈夫教育子女。

那该是一个多么温馨、幸福的画面呀。

第一讲 中国女人的良德——相夫教子

中国女人在传统中处于相夫教子的社会位置,男主外女主内,人们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摊派在女人身上。古代如此,现今也不例外。安于相夫教子是中国女人的良德之一。

人的习性会随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于人的成长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先哲们往往会选择最佳的环境来安置自己。孔子说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古语又有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可见环境论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好母亲可以培养出好子女,同样贤妻也有助于丈夫的成功。男人们往往会急功近利,贪得无厌,人都有好逸恶劳、好享受的心理,人的上进心往往也是别人诱导和社会催逼而产生的。男人的成功常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