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2/4页)
后在县令和士绅们的护送下离开。
花了五天时间。大军总算是回转京城,这趟照例也是没有进城,按照各自之前的方位驻扎,大家去遵化都赚了不少,因此倒是也都相安无事,不过宋庆依旧不太放心,这种怀璧其罪的感觉实在是太刺激了,哪怕是他这种大心脏的人。都要时时刻刻担心有旁人觊觎,尤其是那些宣府兵们,他们的驻地可离着京城不远,天知道会搞出什么花样来。
因此,返回京城之后的徐州卫非但没有放松,反倒是更加谨慎起来,尤其是狗营的人。在赵满熊把财货装车运进京城之后,几乎是一天三班倒的盯着那几个很隐秘的仓库,薛五更是亲自在那里把守,洛小北和李三郎则带了些骑兵在各处游弋,专门盯着宣府的人,只要那边稍微有点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回报到宋庆那边,随时准备对这伙儿友军开片儿。
不知是因为狗营防范严密,还是说到了京城之后,宣府的人不敢有什么大动作,总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倒是也一直相安无事,宋庆现在一点都不想在京城多呆。哪怕皇帝想要再接见他一次都不行,他只想赶紧启程回徐州,这一趟出来的目的已经全部达成,继续留在京城只会是浪费时间,加上整天这样提心吊胆的,再住下去的话,早晚要得神经衰弱。
跟他相比,吴三桂在这方面就洒脱的多,关宁军终归是家大业大,别说跟宣府没矛盾,哪怕就是有矛盾,也只有他们去找茬儿的时候,宣府兵显然是不敢招惹他们的,因此这次也赚了不少,但却根本不担心有人觊觎,到达驻地休整半日之后,吴三桂约了田英、魏勇一起,来找宋庆进城喝酒,宋庆心中如今也烦闷得很,看看似乎没什么事情,也便随他们去了。
吴三桂在京城算是熟客了,毕竟他从前就在这里混过,又是年少多金的主儿,因此找地方之类的活儿全都交给了他,宋庆他们只是跟着而已,没多久就在城东找到一处不错的酒楼,四人进去要了一桌子酒菜,尽情吃喝起来。
这四个年岁差不太多,宋庆最为年幼,如今十九岁多,但最年长的魏勇也只有二十五岁,又都是各处卫所军镇年轻有为,被上面格外栽培的人物,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太多,因此聊起来倒是分外投机,吴三桂心思最为活络,先前跟宋庆就已经称兄道弟,如今聚了四个人,看看也都是豪气之辈,顿时提议道:“我等四人既然志气相投,不如结拜为兄弟如何?”
宋庆立刻接口道:“好啊,吴兄这主意好,反正大家都是行伍里面厮混的,就看如今这局势,将来保不齐还有这种入京勤王的事情,多几个兄弟肯定是好事,宋某附议!”
田英和魏勇也不是什么矫"qing ren",立刻也点头应了,分别报了年庚,也懒得再去找什么关帝庙,就在这酒楼的雅间内对着磕了头,喝了酒,结拜为异性兄弟,魏勇做了大哥,田英则是二哥,吴三桂行三,宋庆是老四。
结拜为兄弟之后,几人言语更加投机,说的东西自然也隐秘了几分,不再像最初那么藏着掖着,老大魏勇皱着眉头道:“老四这话说的是正理,这次的仗打下来,我算是看明白了,咱大明这兵是真不经打,我们其实都还算好的,关宁军原本就在辽东扛着建奴,陕军和山东兵也是能打的,徐州卫原本觉得没什么,可几仗打下来,倒是真让我们有点刮目相看,不过咱们这些最能打的,对上那些建奴照样吃亏,也就打打他们那些包衣还行,真夷一个打我们两三个都有富余。”
这话题吴三桂最有发言权,毕竟关宁军一直都在辽东和后金打仗,比这里所有人都要熟悉,当即接口道:“大哥这话说的是,前宋时候之所以打不过辽兵和金兵,甚至打不过西夏,还能说是大宋没有骑兵可用,可如今关宁军那边骑兵也不少,但野战浪战就是打不赢,有时候我自己心里头也琢磨,咱是不是比人家差点啥,可归根结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