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 (第3/5页)
呵笑了,“说得好!八王所谓的贤,在大家看来,其实就是如贤良大妇。”
李肆也笑了,女子所谓“贤良。”无非就是三从四德嘛。大家都觉得胤禩这个气管炎脾气好,待人实诚守礼,师傅何掉更是名贵天下。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大家都好拿捏,这就是“贤”。【1】
李肆看住终海:“十四是午什么情形?”
终海面颊扭曲着,却还是出声答话:“若是再给他个五六年,脾性手脚都施展开,名声未尝不会压过八阿哥。现在么,无根无凭,即便人在京中,也难有作为。”
李肆皱眉:“可为什么他这么自信,能确定自己有争位的能力?甚至年羹尧都要倒向他?”
不等众人开口,他就自己接道:“因为康熙出京前,肯定留下了遗诏,但这遗诏的内容,只有极少数亲信知道,年羹尧听到了什么风声,才会在胤祯身上下注。所以……康熙遗诏,多半是指定了十四。”
这个推断合情合理,但汤右曾却是摇头:“若是康熙没来得及在生前立储,皇十四子也没在身边,遗诏顶什么用?”
汤右曾熟悉朝堂,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这皇位虚悬一日都是要命的大事,一定康熙翘了辫子,胤祯要从四川赶回北京,怎么也得十数日,这段时间里,什么妖蛾子都能飞出来。
李肆点头,转到了最后一个人,胤慎。
汤右曾摇头,终海嗤笑,胡期恒叹气。这个人,从来就没进过大家的视线,孤高,狠辣,薄情,是做臣子的好料,却绝不是做皇帝的料。
胡期恒还提醒了一句,说年羹尧这样的至亲心腹,都贴上了胤祯,雍亲王的人缘冷到了何等地步,小儿都能看得出来。
所以朝堂是不支持胤旗的,想也别想,这是众人的观点。
形势就相对清晰了,跟李肆前世的历史有了不同,李肆帮着胤碘躲过了死鹰事冇件,还靠着和李煦的关系,能在南方给予“支持。”在眼下这康熙五十六年,康熙来不及交代就完蛋的话,老八胤褂得位的可能性最大。
李肆却不这么看:“如果真是那样的情况,为什么要整个朝堂支持才能得位?北面是鞋清,不是宋明。”
众人一怔,就听李肆悠悠道:“康熙若是不及交代就完蛋,谁安即位,就只需要两个人的支持,一文一武,一内一外而已。”
两个人?谁啊?
汤右曾和胡期恒还是旧式文人,切不进李肆的思路,终海却是抽了口凉气,他隐约明白了。
李肆却没深入,而是将话题转到英华,谁即位对英华最有利?最不利?
于汉翼下意识地抢答:“谁是鞋清的好皇帝,谁就对我们最不利!”
这逻辑很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思维,可汤胡两人却是摇头,终海继续嗤笑,气得于汉翼朝他怒目而视,见到李肆也在摇头,顿时心虚了。
“怎样才是鞋清的好皇帝?是满人心目中的,汉臣心目中的,还是治下小民的?是现在好,还是未来好?对我英华又到底是怎样不利的?”
李肆问出一长串问题,于汉翼脑子顿时晕了。
汤右曾先来评断:“皇八子若是即位,定然虚心纳谏,礼怀诸方,若是承平时日,还真会是位好皇帝。可眼下我英华要复华夏,他这好皇帝,对清国而言,反而是坏皇帝。”
“皇十四子身经战阵,知我英华底细。同时呢,就靠着传言,也敢携手年羹尧,与我试探议和,以利他争位,其人心志也很是果决,颇有康熙少年之风。他若是上位,必是我英华劲敌!康熙未有魄力所行之事,他该是敢行。短期之内,对清国而言,是个坏皇帝,会得不少骂名。可长远来看,也就他有守住北面基业的潜质,反而是清国的好皇帝。”
“至于皇四子……”,汤右曾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