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部分 (第3/5页)
碎。
茹喜……慈淳太后……好心计!
《中流第八百五十五章 清宫碎梦:无稳不成国与栋梁论》报道了月前北京城里的宫廷剧变,乾隆被废,恂亲王被拘,太后登位,新帝即将继承大宝。这些事件倒是没什么出奇,只是证实了民间传言而已。
令人震惊的是,《中流》宣称通过新任乾清宫总管太监李莲英的管道,获知了若干秘闻。乾隆皇帝为何被废?因为他提出了《英清和平协定修缮案》,要增三十二项条款,赔款割地,开放通商,以求大英止戈息兵。
恂亲王坚决反对,甚至不惜兵谏,淳太妃不得不出面干预,但纷争已难调和,淳太妃只好登位太后,亲掌权柄。乾隆皇帝告病退位,恂亲王为消大英之怒,揽下西安行刺案之责,自缚去大英病养。
淳太妃,不,现在已是慈淳太后,为保大清江山,对乾隆皇帝所提的条款虽有不满,却不敢全部收回,现在就等大英圣道皇帝表态。圣道只需点个头,南北就能免去血火之灾,至少十万生灵由此得救,百万人不必颠沛流离。
这番颠倒黑白。逻辑不通的说辞,明显是茹喜通过《中流》洗白自己,第八百五十五章 清宫碎梦:无稳不成国与栋梁论同时将满清的和议姿态公告天下,逼迫李肆首肯。
李肆不仅恼这茹喜的“逼和绝杀”也在恼《中流》居然甘为茹喜充当喉舌,本要迁怒那白小山,再想到《中流》背后就是潮汕财团。而潮汕财团跟晋商关系紧密,二者就是通过茹喜勾搭到一起的,这几乎就是英华资本殖民北方的缩影,怒意消去,就剩下一肚子无奈。
随侍自不清楚这么一篇大文章,见皇帝龙颜不悦,很是疑惑。满清认输,五体投地。不是很好么?皇帝自己不也说了,现在不是北伐的时候。
见随侍不解,李肆也忽然一个激灵。茹喜这一招也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她稳住了朝堂,却未必能稳住满清一国的人心,那么下一步她会做什么?严格说起来,不还是他手里的刀么?
想通了关节,李肆展颜道:“朕只是担心那妖婆能不能稳住满清。”
如李肆所料,此时北京城里乱相频显。早前太后登位,三里屯之乱,就已撼动人心,这一期《中流》刊出。更是举国哗然。
“绝不接受三十二条!签了此约,大清旦夕即亡!便是苟延残喘,道统也将沦丧!”
“赔款割地已扫尽我大清颜面,还要全面通商,放猛狮入国,礼教仁义何存!?”
“我等食君禄。沐皇恩,适逢国难当头,正是我辈尽忠之日!诸位,我们该行动起来!”
“上书!公车上书!”
“去宫门叩阍!求皇上亲政,求恂亲王挂帅,与南蛮决一生死!”
“大清只要人人齐心,南蛮纵有百万妖魔,也要在这浩然正气下烟消云散!”
京城一家私塾里,一群十多岁的少年书生们满面涨红地鼓噪着,塾师们还想安抚,可再看看书案上的报纸,列出的英清和平协定三十二项增订条款,条条都如刀剑一般剐着他们的心口,也不由热血沸腾。
“也罢!为师领你们去!”
夫子们带着学生浩浩荡荡出了门,大门牌匾上正写着“生云精舍”四字。
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书生正朝私塾而来,队列里有人招呼:“晓岚,去叩阍!”
那少年赶紧进了队列,一甩辫子,坚定地道:“该当如此!国家有难,只有我们能挽天倾!”
三月四日,纪晓岚所在的这一路人马仅仅只是洪流中的潺潺溪水,上百家私塾的数千学子,连带国子监的上千学子,群聚于午门前,而他们一路又卷起了无数民众,足足两三万人在午门前呐喊。
“太后,不止北京城在闹,鄂尔奇和刘统勋,还有各省巡抚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