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4/4页)

芸,焦点却始终集中在题目偏怪,天意难测上面。对于太子殿下的终复,虽然仍有些许人等不服,却也不曾闹出太大的祸事来。

半月后,仕子们纷纷离京后,便更无二话在民间多传了。

至于朝臣宗室心中嘛,却各自雪亮。

这位太子果真有机智巧才!

先以杂书诱人邪想,后又在偏题轰炸。那等题目就算是有人从东宫偷出来,现予人前也毫无用处,因为完全没有必要早做准备,也无从做准备,甚至帮了准备也白搭。因为太子殿下最后取才的方向很有‘特点’。状元要有规劝之心,尽忠之才;榜眼却只需读书成瘾,侍奉孔孟即可;探花郎则是需要文藻华丽、风流多赏。国子监生员的取才最有特点,居然在同等文章中取了地域来定名。打的旗号才叫一个响亮,出身不同了解不同,他日出仕为官才可真正的为国效力。

最妙的则在于那些没被取上的,文章皆在评判罪述为主,口气生硬却处处以圣人论下罪。让那些天天捧着圣贤书的连嘴都没法子正经回。只能怪自己没有体会太子殿下的深义,理会错东宫精神。

“上意偏遂又如何?上便是天,天偏了可以,你偏了却不成!”

叶庭郁这些日子一直在看家人抄录来的太子手批卷,原只道这位太子只会读书,却不想居然这般会拿圣人刀来下手。古往今来,诸子百家理由立志皆不同,各成学派,各有坚持。却因是‘先贤’,是故再不心附也只能敬重。然后叶锦天抓紧了这一点,把不想要的文章里以不同理由找出不同圣道来,加以训诫。以牙还牙,以毒攻毒。

真真的好法子!

“这一关,看来太子又过了!”

郁王话声淡淡,神情亦自淡淡,可身边谋士二人却神情紧张。太子越难对付,就表明他们将来要承办的事情越发艰难。那些朝官们只看到皇上对太子行为的漠视松淡,却没有看到太子的这招招‘有理’后面放的是什么?是,太子的招术出得是不错,作为一个庶皇子扶正的继太子,叶锦天表现得很出色,完全超出朝臣的想象。但是……真的没有小辫子可以抓吗?内部八大臣可都是油水滚刀子里爬出来的,便是只没缝的鸡蛋都能找出块石头放进去。可为什么这次却一直保持沉默?

是完全罢手,等着看太子的热闹?

还是等着过于明显的‘疏失’出现,再行大加伐征?

都不是。那些老到了油条的心里都清楚,后族一行肃清,皇上要做的头一件事做是整理皇权。哪个不要命的这个时候敢和皇上亲自准备了多年的太子做对,那就是自己找死!皇上一直不管太子的行进方式,不管朝臣们等着看太子热闹的心态,还不就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到底是哪个在看哪个的热闹?只有皇上心里最清楚。

他立的太子,他管教可以,但旁人若要看太子的热闹,就要准备好了。

百官考绩太子做好呈上去了,可是分派到哪里皇上现在还没有表示。国学考试结束了,新从国学毕业的那三十名学子也眼巴巴地等着往下落乌纱。

皇上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才是要看皇上对太子态度的真正时候。

若皇上亲自点用官吏,那么皇上对太子的爱用就再明白不过。若皇上把这事交给太子去办,那太子的遭遇就会极其危险。

可是,皇上下一步到底会怎么办?

谁也不知道。

—————————————

又是空的?

岑染用过早膳后,照往例来到书斋,却在红檀卷云角的书案上又没有看到任何的‘话本子’?

已经是第三天了!

在这之前,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有不同内容的史记野传摆到书案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