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5页)
较真的说,这想法也没啥错误之处,要知道楚质本就是印社的幕后东主,从书集成稿。到宣扬策划;也是他出的主意,甚至书集的定价,也由他拍板同意的,综上所述,楚质被参,一点也不冤。
然而,接下来伙计的话,又某些人疑惑起来,觉得自己的设想似乎有差错。
“嫌贵,那你就别买,让开。别挡路。”
本以为会听到这样的话语,年轻士子已经做愤然拂袖的准备,不料事情有点出乎意料,却见伙计态度温和。从书墙中抽取了本书册出来,双手呈在士子面前,笑容不改道:“这位公子,本书由我西泠印社负责印制,规格统一,统一价格,质量上佳,极适合珍藏存世,购置之后。若是发现书册页面、内容有折损或疏漏之处,三日内可退钱包换。”
熟练的广告词脱口而出。之后伙计才笑道:“公子且看,此书无论是用纸、着墨、校对、排版,甚至页面插图,无一不是经由印社精心挑选,细心染印,只字检查,认真刻画。单是用料成本就近七百文钱,再算上人工费,包装费、运输费等等。我们只是赚些小钱而已。”
别看伙计表面上诣滔不绝,其实他对自己所说的话,也是半懂半糊涂的,旁边的人更是如此,听着觉得好像不对,细想又觉得有些道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年轻士子也不客气,直接拿起书册,掂量一下。着手不轻不重,大约三四十页纸吧,封面是古朴的山水图,奇峰怪石。竹梅相映,色彩斑澜。
“怎么看也不像是画上去的。”
年轻士子嘀咕,扉页自上而下的就是楚景纯诗词集几字,一个竖线之下,楚质二字略表明作者身份。用的是行书,飘逸圆润,颇具风范。
手指滑落,封面纸质细腻,没有摩挲感觉,居然连装钉线也没有,心中掠过一丝好奇,年轻士子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是范仲淹所著的
言。
“诗词,可寄之以情,抒之以志。虽不登大雅之堂,闲暇之余,却能陶冶情趣
先是评价了诗词,而后就是劝告楚质不要沉浸其中,专心研究学问。以修身齐家,经国治世,寥寥数百言,却从中看出范仲淹对于他的看重寄望。
哼,真是令人嫉妒得不行,年轻士子双眼冒着红光,恨不能书中的名字换成自己,谁不知道,得范公这么提携,以后前程想似锦都难。
“咦。”
愤愤不平的再翻开一页,进入书丰正文,入眼的是竹石诗,乍看之下,年轻士子惊疑起来,这是楚质写的第一首诗,由此而得到何涉的赏识,朗朗上口,寓意深长,流传甚广,年轻士子自然清楚,怎会觉的惊讶。
由于年轻士子表现得太过惊奇。顿时引得旁人的好奇,后面有个性子急的,干脆绕过他,另向伙计索取一本书,打量片刻,表情居然与士子如出一辙,一脸的惊奇。八“寿不室伙计倒没什么。笑容以待的等候,可是后面柏伙是不乐意了,心痒难耐,忍不住叫嚷起来:“两位,你们到底买不买书的,麻烦快些好吗。”
“就是,没钱的赶快让开,别占着位置。”一个身穿绸缎的富商附和道,以他的家底,区区千钱,根本不值一提,重要的是,能不能凭借此书与楚知县扯上关系。
在一片催促声中。年轻士子俊脸微红,暗暗咬牙,摸出钱袋,挥手道:“书我要了,结账吧。”
“谢公子惠顾,找您钱,慢走。”生意做成了,伙计自然笑容灿烂。手脚麻利的结算,恭送年轻士子离去。
“给我一卷。”
“我也要一卷。”
士子前脚网走,后面的立时蜂拥而上,场面十分火爆,自然,也有人或囊中羞涩,或别有用心,则选择了驻足冷眼旁观。
半个时辰之后,数千册书集堆成的书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