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1/5页)

“只要大人将此法上奏朝廷,陛下一定会大肆嘉奖刘仁之欣喜道。说不定自己也能从中沾点光,不耗人力、炭薪便能晒出盐来。大宋沿海十几州。能开辟出多少个盐场,其中利润之丰豫,简直不可想象,光是这个功劳,封侯拜相怕是不怎么可能,但越级提拔,授予散官章服那是必然的事情。

楚质现在是大理评事,知钱塘县事,才七八品的官职,已经很让人羡慕了。特别是如此年轻,再破格提拔,以后的前程一片光明啊。

刘仁之浮想联翩,却忽然听楚质说道:“不急,待朝廷来人之后,再上报也不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然别人以为本官为求政绩。弄虚作假,欺瞒朝廷呢

“言之有理反应过来,刘仁之笑道:“恐怕大人之意并不仅如此吧

“明白就好望着堆积在盐田附近,刘仁之误以为是沙丘的盐山,楚质也觉得有些难办:“这些盐如何处理?总不能私自卖了吧。”其实他也曾经想过,可惜没有门路,只能放弃这个念头。“这还不简单眼珠一转,刘仁之笑道:“大人莫要忘记了。盐场之所以能修建完成,杨东主可是出了大力气,可要好好感谢人来”

“你的意思是?。楚质迷惑问道。

“大人莫非不知,杨东主不仅是粮商而已。也兼涉有盐运买卖相对来说,刘仁之要比楚质更加了解杭州士伸商贾的情况。

“果真如此,那太好了。”楚质心中喜悦,忽然想起一事,连忙说道:“对了。这事先瞒着太守,不然以他的秉性,定然不允我这样行事。等钱粮凑足了,我再向他请罪(未完待续)

( )

第三百七十九章安石

吕日。技田潮水半干,把这此半浊潮水倒入结晶池,继再过两日,就会逐渐析出粗盐来。可惜现在是春季,要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怕仅一日一夜功夫,潮水早就彻底干透,析盐速度更加快些。当然。晒析出来的粗盐还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把杂质去掉,这就要专门的盐工帮忙处理了。

望着盐田池中堆积如山的盐粒。杨承平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精神恍恍惚惚,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在一般的盐场,可是要经过好几道程序,分煮、煎、熬三种方式,费时费力费柴。甚至几百人同时开工,才能获得几十上百斤盐,然而,现在只需开辟一个盐田,引海潮入田。之后不用怎么理会,层层盐块居然自动析了出来。

想到盐户们的日夜操劳,一家老小都是面真肌瘦没有人样,却不及人家一夕所得,真是天理何在。杨承平万分感叹,对发明此法的楚质佩服得五体投地。

“杨兄。”有些许得意,但是想到正事,楚质连忙正色说道:“以一个月为限,此地所产之盐,就全部拜托你了。”其实楚质也知道,这样做不符合程序,容易被人指责。但事急从权,也不顾上那么多了。

“定不负大人之托。”杨承平肃容道,难掩心中欣喜,如此大单的生意,其中利润之丰厚,要比走私赚钱多了,等等,没有朝廷的盐引。以及盐官开的勘合,与走私也没什区别。

怪不得当日说要与我合作贩卖私盐,原来说的是这个啊,杨承平心中嘀咕,彻底恍然大悟,片玄之后。忽然想到,当楚质将晒盐之法献给朝廷,沿海诸州都建起这种盐田,日产盐量必定过亿万斤,盐价必定会降下来,私盐之厚利将不复存在了。

对此杨承平却不感失落二因为经过几日的反思,他也有洗手不做的念头,毕竟不是单纯的逐利商贾。为了利润可以无视一切,有家族的负累,幡然醒悟之后,不敢再作出有辱门风的事情。

然而杨承平却不知道,就,算食盐产量大增,只要朝廷的食盐专卖政策依旧,百姓享受不到实惠,私盐贩卖泛滥的情况不会有所改变。得到满意的回复。楚质也不耽搁,立即打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