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3/4页)

事,想必便不会令天下人说秦某是畏首畏尾,秉私心观望之辈吧?”

“竖子安敢腹诽袁公!谁知道你在吕布军时,是不是便已然同这些西凉叛逆有所勾结?如今却是做出假象来给我等看的?”秦旭毕竟来自后世,所言所语自是比不上汉末土著文士那般隐晦婉转,虽像是在自我辩解,但意思已然明了的很,便是颜良这等武将也听出了秦旭所言中,有拿袁绍既然有欲抢功之心,却偏偏姗姗来迟,以及即便是来了一万大军,也因为他颜良“怯战”而畏首畏尾,秉私心观望,倒还不如他秦某人十余人管用等事说项,又怎能不怒!而且相比于袁绍的拐弯抹角,颜良却是言辞直白的多了,一脸怒容的将杀气锁定在了秦旭的身上,颇有些一言不和便欲要杀人的意思。

“颜将军的武力听说乃是袁公麾下第一,难怪被袁公宠爱不识礼数,秦某今日算是见识过了,不过单这想象力,以及这推脱战责的本事,却是当真是让秦某佩服的紧呐!”知道颜良的武力之高,当初能战败张辽的人物,便是在吕布军中也能排上前三,若是在平日秦旭还就真不敢太过刺激起了颜良的性子,毕竟以秦旭这小身板,十个也未必被颜良放在眼里。可现在军帐中不但有曹操极其护卫、袁绍以及在自己身后全神戒备的司马冒在,秦旭丝毫不怕颜良会突然暴起发难,冷笑说道。

“哼!颜良你还不快谢过秦使君教训?不过一护军将军,还不快快退下!”好说歹说秦旭也是徐州刺史,袁绍极好面子是出了名的,哪怕就算是再恨秦旭以及吕布曾经“冒犯”之事,也不欲在老友曹操面前被笑话不能约束属下,不轻不重的呵斥了颜良一句,换上一副欲推心置腹的淡笑样子,话锋一转却是对秦旭说道:“袁某管教不严,致使颜良因念主心切,一时激愤无礼,倒是让秦使君见笑了。不过这厮有句话倒是说的颇为在理,袁某深以为然。我等自然是信得过秦使君大才,匹马得潼关,足可见对大汉之功,可秦将军毕竟也算是曾经出自西凉军,这般轻易得了孟德苦攻一月未下的潼关,天下人又会如何作想?天子又会如何作响?因此,全是为了秦使君着想,倘若有什么顾忌之事,袁某同孟德帮你解决了便是,左右也要让秦使君这有大功于社稷之人,不至于被天下人所疑才是。”

“本初公有心了!秦某简直是感激备至啊!既然如此。那秦某就直言不讳了,倘有冒犯之处,还望本初公念在秦某年幼识断的份上。多多见谅啊!”秦旭冷笑说道。看来袁绍这回是下了死心要整死自己威慑青州以报当日之仇了。刚刚还一副居高临下,命令的口气欲让秦某人做试刀之人去做诈长安这等根本不可能完成之事,这会子竟然连天下人都扯出来了。秦旭倒是真想问问袁绍,您老这么在意所谓天下人的看法,那当初欲夺盟友基业,还想另立天子搏从龙之功时,何曾在意过什么天下人的看法。天下人三个字说说容易,什么事情冠上天下人便成了正义之事,的确是好用之极。但人家有那么闲么?见袁绍一副吃定了自己的模样,也实在不知道老袁哪里来的这么大的信心,当下说道:“刚刚本初公你说到天下人,其实秦某所顾忌之事。也正是天下人所想之事。其中也关乎本初公你啊!想秦某自追随主公吕温候击杀董卓国贼,为袁公你报了灭家之仇之后,又同西凉军苦战长安,无奈出奔之事,天下皆知。即便是果真曾有主公旧友仍在西凉军中,如今秦某一到,其竟立降,也足以说明我家主公之仁、之义。竟令对手不战自降,这等好事。天下人相传,其实秦某是巴不得呢。不过,这事牵连上了本初公你,其实就不那么好听了。”

“秦使君所言何意?”袁绍这人作为同曹操齐名的洛阳三害,虽然人品也不咋滴,但耳根子软,或者说是善听人言却是出名了近两千年的,此刻听秦旭说的又是袁绍最为在意的所谓“天下人”之事,虽然知道秦旭的嘴里八成吐不出象牙来,但竟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