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5页)

半夏为难的挠了挠头,“没表情。”

合儿“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青篱也暗笑,半夏还真是老实。算了,那人即然是没表情,就说明这圣旨应该是好事,最起码也应该是件不好不坏的事儿。

这么一想,心神稍安,上了马车,回城而去。

紧赶慢赶的赶到县衙,那传旨的公公左右不见人,却已是先去了客栈歇息,青篱跟在半夏身后,进了岳行文的值房,一挑帘,那人一身大红色的官袍坐在桌前,那桌上放着一个明黄绣龙的卷轴,想必就是半夏口的圣旨了罢。

青篱走过近,好奇的看了看,才疑惑道:“怎么我还没来,那人怎么就把圣旨先放这儿?这不是对皇上的大不敬?”

岳行文一笑,“这是给为师的,你的,还在许公公手里呢!”

青篱见他面带淡淡的喜悦,不由放下心来,想必那圣旨说的好事儿罢,却又好奇皇上给他下了什么旨。

知她莫若他,能让他高兴的,自己定然也是高兴的。

第十七章 圣旨(二)

第十七章 圣旨(二)

青篱看着那明黄卷轴好奇的问道:“先生,皇上给你下的什么旨意?”

岳行文轻笑,“不过是因方田清丈之事,给的嘉奖……”

青篱了然,方田清丈许是因为青阳派韩辑去李义山的丧礼上说了一通的话,后面的事儿居然出奇的顺利,听说长丰县的方田清丈是这次推行过程中最为顺利的一个地方,也难怪朱起云连升几级,从知县一跃升为知府大人。

接过他递来的茶水,呷了两口,才问道:“那给我的圣旨是怎么一回事?皇上认得我是谁么?莫明其妙的。”

岳行文笑着给她解开了迷团,“之前你不是画了几样农具?朱大人在奏报之中提到了,这次,你的荒地平均亩产超过二石半,为师便替你做了奏报,想必是因这两件事儿下的旨意。”

青篱听说是这个原由,不由松了一口气,拍拍胸口,笑道:“先生何时报的,也不事先跟我说一声,猛然一听半夏说来了圣旨,吓了我一跳。先生可知是圣旨上说些什么?”

岳行文摇摇头,指了指桌上的明黄圈轴,“许是一些鼓励的话罢。”

青篱撇嘴,“皇上也太抠门儿,只给这么两句话么?我还以为会给个免税十年,或者赐田多少亩呢。”

岳行文在她额着上重重弹了一下,“你可知道这道圣旨多少人眼红?你一个女子,能得到当今皇上的亲口夸赞,并下了旨意,那是多大的荣耀?你倒是一门心思钻到钱眼里去了。”

青篱揉了揉了额头,“不过是说说而已。不过,先生,说实话,这圣旨对我可真没什么用处,倒不如赏些银子来得实惠。”

一言未完额上又一阵轻疼,“该聪明的时候不聪明。有皇上的这道圣旨在,将来若是为师偶尔不在身边,哪个人还敢欺你?那魏元枢就是有十个脑袋,他也不敢再找你的麻烦……”

青篱豁然开朗,眼睛一亮,“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嘿,等我接了旨,我便特意拿着去魏府门前转悠两圈儿,我看看那魏元枢见了本小姐还瞪眼不?”

岳行文轻轻一笑,却是没说话,似是默许了她这十分孩子气的仗势欺人的行为。

两人正说着,半夏匆匆赶来,在门口回道:“少爷,别院的小豆子来了。”

屋内两人一愣,这李谔又有什么事儿?

又一名衙役匆匆赶来,“大人,沈三公子求见。”

小可跟在那衙役后面,也在门外道:“小姐,福伯过来说,城西蒋老爷以及薛府的老夫人派人送贴子到咱们府上……”

两人在屋里面面相觑,岳行文轻笑,“定然是得了消息,以示亲近之意。”

青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