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忆母亲…杜连义

忆母亲

杜连义

又要过年了!

在这个北京少见的无雪的腊月,我的心却依然一片白茫茫,像一粒蒲公英的种子上上下下地随风飘忽……每到此时,我都格外思念母亲。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三十多年了,可我却总觉得她依然活在我们全家人身边,多少次的梦中惊醒,都因她那亲切而爽朗的笑声又一次回到我的耳中。

母亲生于1915年,我的姥爷是个杂役,据母亲说,就在德胜门内的税局子那儿干活。姥爷死得早,是因为一次赶着出城回家——姥爷家就在德胜门外冰窖口西段——他在晚上即将关闭城门的那一刻,急慌慌地将胖胖的身子挤了进去。结果回到家就吐了血,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我的姥姥从此一直守寡,带着两男四女熬日子。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母亲养成了过苦日子的顽强以及与命运抗争的精神。17岁时,母亲嫁给了我的父亲——一个每天赶“鬼街”买卖古董的小摊贩。日子依然很艰难,上我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就是那时候的真实写照。以后,孩子越来越多,到北京解放前夕,她的跟前已经有6张嘴嗷嗷待哺了——这还不包括因煤气中毒而死去的大姐和一个养不起而送人的哥哥……

为了养活这些张嘴,父亲和母亲日夜操劳着,尤其是母亲,不仅献出了自己全部奶水,还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我在成年后曾写过一首诗,是写水仙花的,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将美的颜色和幽香,留给人间,便在春声来临之前,匆匆离去,剩下的只有两坨干瘪的——乳房。”母亲一辈子都是家庭妇女,可在我看来,她一辈子都是在做着一份伟大的工作。为了养家,她紧裹棉袄,冒着刀子般的寒风去“鬼市”,帮父亲卖那些瓶瓶罐罐:为了养家,她放下自己的孩子去给富人家做佣工;她还给人家带过孩子、糊过纸盒、钉过纽扣、挑过花儿……我的大姨家开一间古玩铺,算是有点钱的人家。母亲去她家串门,总要帮她家干些诸如拆洗被褥、做做棉活等事情,为的是临走时接过大姨偷偷塞给的几角大洋时更加心安些。“你大姨可是咱家的恩人!你们别忘了人家!”母亲一直到六几年七几年还这样说。我们兄弟姐妹都没忘记母亲的嘱咐,一直将大姨、大姨夫当家里老人般看待。

母亲的生日按阴历算是大年初一。可她自打成了一家之主后就从未正经给自己过过。因为年三十全家人都聚到一起时,要包饺子,初一时要聚餐,母亲总会弄一大桌子菜,而她在此时却从不提起过生日吃寿面的茬儿。也许是这个原因?母亲只活了短短的66年……果真如此,我们做儿女的,情愿天天吃面呀!母亲就是这样,她总是想着大家,而从不把自己的事搁在头里。解放前吃糠咽菜,她把最后一块“共和面”窝窝头塞进最小的孩子嘴里,寒冬腊月,她也会将自己身上的棉袄脱下来,披在要出门的大姐身上。解放后,日子好过了,她依然是这样。一家人聚会,她总是炒完最后一个菜时最后一个上桌,遇到饭菜不够时,她就泡点儿菜汤。之所以到现在我也不知母亲最喜欢吃什么,就是因为没见过她老人家在哪个菜盘里多夹过几箸菜。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兄弟几个能吃的时候,吃饺子时活一大块面也是往往不够。这时,母亲就在尝过几个饺子后悄悄放下筷子,事后,在一个角落里用酱油泡一胳嗒儿米饭吃下去。

到现在我们兄弟姐妹八个也都跨进了老年的门槛,而且都有了糖尿病,才估计到母亲那时也患过糖尿病。她曾犯过严重的肠胃炎,上吐下泻,我从青海回京探亲时,也曾带她去医院做过全面检查,可那时,医疗水平不发达,糖尿病就查不出来啊。母亲在自己身体状况那么不好的情况下,还是那样苛待自己,真是令儿女无话可说,只能面对纸钱洒泪了。

三年困难时期,我正读初中,粮食定量一减再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