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2/5页)
阵工夫也难以辨别出来呢。”
纪元在一边希奇道:“爸,那这件瓷器是什么时代的?”
纪渊摸着下巴思忖了一下道:“看样子应该是出自民国施德之之手。”
纪元狐疑道:“施德之,听起来怎么象是外国人的名字?”
纪渊便解释道:”珐琅彩的烧制虽然在乾隆年间便已经停止了,不过待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又开始的烧制,其原因多种多样,尤其是大量西方人涌人到国内,工作、置业、发展事业,很多人也开始收藏古瓷器,所以古瓷器的需求量增大,然而精美高档的古瓷越来越少,所以便使形威了仿吉瓷的高峰期,这其中也有西方人参与的仿制,施德之便是其中一人。”
纪元希奇道:“竟还有外国人来进行仿造,这也算是奇闻了。我也在市博物馆里看到过真的珐琅彩,别的不敢说,但是在画面上看起来,感觉起来似乎比真的更有种流畅感呢。”
纪渊便含笑说道:“这施德之本是拉脱维亚人,行伍出身,在日俄战争时期随军驻防东北,后退役来沪,开设古玩行。他从德国进口珐琅彩料,重金礼聘原清宫造办处工匠胡氏,让他去搜罗珐琅料,有数十种颜色,由于所用珐琅料精少、名贵,后来便让亲自前往景德镇调制料色,其作业每一色料一次调成决无色差。”
纪元听得吃惊道:“这外国人倒也肯下本钱05可。”
纪渊说道:“不止如此,他还以五百两白银一件高价招揽了原御窑厂名匠潘甸宇为其做画。”
纪元说道:“潘甸宇这人我倒是知道,此人乃是一个杰出的画家,珠山八友之中,汪野亭、刘雨岑、陈意亭都是他的得意弟子。”
纪渊微微颔首道:“不错,不过他不仅仅是一个画家,而且还是近代景德镇粉彩瓷的开山鼻祖,除了他之外,施德之又聘请了数十人,经历约前后三年,制作花费两百多万两白银,方制成约两百余件仿造的珐琅瓷。之所以你说这一歉瓷器上的画更显得自然流畅,乃是因为他仿造时也采取了不同的工艺,那就是由艺术家或文人参与,直接作画在瓷器上,而不是作画稿由工匠描绘,所以画面显得清新自然,线条流畅,比官窑古月轩瓷少了些许刻板,拘谨。”
纪元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这件瓷器的价格呢?”
纪渊含笑道:“这就要看那些评委的意见了,若是他们鉴定成是真品的话,那可就有好戏瞧了。”
纪元不由哑然失笑道:“那可不止是闹笑话那么简单了。”
第五十四章 第一场落幕
一个评委上了台,其他几个评委也都按捺不住好奇心,纷纷走上台来,近距离的鉴定着这件人物瓶。
如果的确是仿品,价值那也是好几百万的东西,但若是真品的话,便更是不得了的天价之物,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引得全场人的议论和关注。
无论是普通的观众还是参赛者,都在讨论着,就算是张之洞的釉里红方瓶被评估出7百万的高价时,也没有这么的热闹。
赵卓安闲的站在瓷瓶前,含笑看着几位评委,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最终瓷器终于被认定为,乃是施德之仿造的珐琅彩瓷瓶。
虽然施德之的仿造品确实在备方面部象极了真正的珐琅彩,但是,仿品并未采用进口彩料,所以有一些部分乃是以粉彩的方式来仿制珐琅彩的效果,因此相对釉层稀薄,且施彩不均。
而且,瓶身上的人物画乃是采用中华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和清代珐琅彩的油画技法颇有区别。
所以,虽然不少人都没有见过真正的珐琅彩,但是在这些相关知识的牵引之下,最终还是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待到评委给出乃是民国时期仿品之时,观众席上不由得响起一片惋惜之声来,而这件瓷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