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3/5页)
气候突变期,原先蛰人生活的地区草木凋亡,而其南部的浅海海底开始长出巨型水草。水草在海底编织成一种可以承担巨大重量的支架系统,到气候变化趋于稳定的时候,这片原是海洋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沼泽,即千草沼泽。
在这个过程中,起先是所有的先蛰人都灭绝了。最后,在突变末期,巨型水草之间开始有一些新物种破茧而出。他们保留了部分先蛰人的特征,但是更像虫。到魁拔前13年,以唯一的蛰后为核心的蛰族已经在千草沼泽一带构筑起了巨大的沼下巢穴,成为一个新的智慧种族——蛰族。第一代蛰后名为咔噜。
随后,沼底冒出并不适宜蛰族生活的气体。在大部分族类生病、死亡之后,蛰族适应了环境的变化并产生了四种变种——茧蛰、甲蛰、蠕蛰、蚁蛰。
四个蛰后分别在沼泽里形成自己的巢穴,并在后来终于联通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沼底交通网。他们不太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化,自身缓慢地发展着。
魁拔113年,镜的小神发现了蛰族,但是由于介意其污浊,镜并未将纹耀授予蛰族。
第二次魁拔战争期间,很多蛰族士兵因为配合战事抵达千草沼泽北面的墨窟谷一带,战后仍然留在了那里。由于默拓人本来就憎恶损毁他们家乡的人,更介意别人进入他们的领地,加之蛰族长相和习性实在让默拓人无法忍受,魁拔363年,发生了一次默拓人驱逐蛰族的民间运动,很多蛰族人被击伤。蛰族人用带有腐蚀性的口水还击,默拓人也有伤亡。这件事正好发生在天神到默拓人地区恢复发放纹耀的时期,由于天神只发给默拓人纹耀,而不给蛰族人纹耀,无疑让蛰族人感觉到了歧视,事件愈演愈烈,蛰族人开始攻击派发纹耀的天神。许多纹耀被腐蚀损毁了,这件事很快被反映到天界,引起了重视。
在少量天兵的干预下,事件才得以平息。所有蛰族残余士兵被逐出默拓人地区,同时也限制默拓人向南部开发。主要参与骚乱的17个蛰族人和22个默拓人被带到天界接受调查。
魁拔364年,镜发起讨论是否给予蛰族以纹耀的问题,认为正是歧视引起了这次骚乱。但默拓人强烈反对给蛰族纹耀,担心纹耀将带来其种族的发达,而对自己造成威胁。默拓人以自己要放弃纹耀为要挟阻止天神给蛰族颁发纹耀,最终的讨论结果是朴神认为保留一族没有纹耀,更有助于激发其他种族对纹耀的崇拜感和认同感,于是蛰族继续没有纹耀。
这件事极大影响了蛰族对天神的态度,并刺激了蛰族要励精图治。蛰族人意识到,只有自己真的强大起来,才能改变外界对自己的歧视和误解。
事后,17个蛰族人被放回千草沼泽,被本族人视为英雄。
魁拔365年,四大蛰后商议,从此联合起来,实现种族内部的统一,共同建设种族,联合对外。从此,在沼底形成了一个秘密议事机构“沼底议室”。此后蛰族走上自谋发展之路,是为虫国。
受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制约,虫国在经济或技术发展上很难师法别族,只能在自身体液的腐蚀特性上寻找特别价值。虽然在综合国力方面当时的蛰族还排名最末,但经过数百年的摸索,虫国掌握了一套独特而强大的锻造术,他们一方面能溶解各种坚固材料,一方面又能锻造出各种很难被别人瓦解的新材料。
魁拔633年,虫国对千草沼泽底下的原有交通网改造完成,并用锻造材料建成了强大复杂的城堡,他们称之为巢宫。之后一直在四大蛰后的统治下紧密团结,专心发展自身,从来没有发生过内战。
随着衣裳路的开通,蛰族人一向比较讨厌的默拓人却成了不得不合作的生意伙伴。默拓人带来了钶铁、银、钨等矿物,委托蛰族加工处理,蛰族成了世界工厂,国库里装满了作为世界货币的默拓人金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