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3/5页)

容灿烂,也很喜欢,“我看,谨哥儿随了老侯爷的个子。”

“这凤眼也随了老侯爷。”黄夫人点头。

太夫人的表情可以用欢喜来形容。抱了谨哥儿不放手:“吃东西也随老侯爷。”腾出手来比划了一下,“这么大块的粉蒸五花肉,一个人能吃好几块。从小就会睡觉。到了点,拍几下,立刻就睡着了。半夜也不撒尿,一夜天亮。火气好着呢!

我养了这么多,从来没有见过比谨哥儿更好带的孩子了……”把谨哥儿夸了又夸,又请了甘太夫人身边坐。

“可不是!”甘太夫人也加入了夸奖谨哥儿的行列,“十一娘把他抱到我那里的时候,正好半岁。那么小的一个人,也不怎地,手劲那么大。我给了个玉牌做见面礼,他抓在手里就不放了……”

几位老夫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笑呵呵听得津津有味,十一娘一时近不了身。

她目光一转,落在了坐在最前面,正聚精会神地着戏的徐嗣谆和徐嗣诫身上。

“两位少爷没有乱跑吧!”十一娘低声问葛巾。

葛巾忙道:“夫人放心。四少爷和五少爷一直坐在这里听戏,哪里也没有去。”

十一娘微微点头,不时地观察徐嗣诫。

诚哥儿百日礼、太夫人的生辰,他都只是静静地坐在台下看戏,待过了端午节,开始歇暑,各家的宴请都停了,又有南勇媳妇不时来给她问安,告诉她些徐嗣诫的事。

她见徐嗣诫到了外院依旧和在内院一样读书写字,跟着赵先生学音律,心暂时落了下来,把心思都放在给徐嗣谕修缮新房。

重新换了青瓦,漆了落地柱,描了尘承,粉了墙。

徐令宜笑道:“你还淮备他住一辈子不成!”

“马马虎虎的,未免太没有诚意了!”十一娘笑道,和徐令宜商量起给徐嗣谕置办私产的事来,“到时候也好回项家的话。”

孩子成亲,有能力的人家通常都会给新人置些私房,女方的陪嫁也因为男方私产的多少有所增减。比如说,如果男方有五间瓦房,那女方最少要置办四十八抬的嫁妆才能装得满。项家特意请了黄三奶奶来探十一娘的口气。

徐令宜沉吟道:“我看这样好了,给他们在外面买个三进的院子,再买两个田庄。一万两银子。至于项家的陪嫁,就随他们好了。”

并没有指望项家。

十一娘也不是那种盯着别人嫁妆不放的人。

“会不会少了些。”她迟疑道,“贞姐儿嫁的时候,您后来又补了银子的!”

“他们不能和贞姐儿比。”徐令宜道,“贞姐儿是女儿家,体己银子全靠娘家的陪嫁。他们是男孩子。好汉不争爹娘财。

想办法自己赚去。”又道,“以后谆哥儿、诫哥儿也比照谕哥,没有提谨哥儿。

姐妹们,求粉红票啊!

PS:先贴个草稿,明天改错宇!

第597章 宠爱(上)

这样算来,每个孩子要置一笔将近一万两银子的私产,再加上婚礼的费用,徐嗣诫还好说,徐嗣谕是长子,四房第一个婚娶的孩子,怎么也要花费个四、五千两,徐嗣谆是世子,只怕费用还要翻倍,三个孩子,最少要五万两,还有之前的贞姐儿,之后的谨哥儿……看样子这家伙还真有点身价!

十一娘在心里腹诽着,让竺香把徐嗣谕新房需要的物件一一例出来交给了白总管,白总管派管事采买,到了六月中旬,新房收拾停当。想着新礼还早,天气又热,大家做事都有点焉焉的,她也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管事的妈妈们商量徐嗣谕的婚礼。

谨哥儿自从三月三迷上了划船,隔三岔五就要吵着去一次。

天气渐渐热了以后,就只能早晚去,进入六月,就是早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