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 (第4/5页)

嫁妆,我也不知道你的这位三嫂怎么就能安得下心来享用……”

方家比三夫人想的还大方。三井胡同那边的家具全量了去,听说新房设在永平侯府,也派人来量了尺寸。

太夫人听了直皱眉,十一娘自然也不好说什么。只好道:“姐姐是来和三嫂商量接婚船的事吗?”

黄三奶奶也知道十一娘不便议论这事,只是想找个人抱怨一下一这门亲事虽然成了,可要是哪天别人议论起来”还以为是他们这些媒人从中要的嫁妆,她的脸可就丢光了。她不过走到十一娘这里来抱怨抱怨罢了。

“方家的意思是想让新娘子直接抬进府。”,黄三奶奶也就不再提这件事,笑道,“我觉得这样也好。那么多的嫁妆,如果照先前说的先落刘shì郎别院,次日送嫁,来来回回,抬杠的红包要给两次不说”而且还容易把东西遗落或是被人随手给顺去了……”

“姐姐办这事有经验。”,十一娘笑道,“听姐姐的自然不会有错……”

黄三奶奶叹了口气,笑道:“可惜不是你做婆婆。要不然,我这媒人可轻松己……”

十一娘陪着笑了一会。

黄三奶奶说起徐嗣谕来:“除了服,应该要说亲了吧?”,“嗯!”,十一娘道,“只是谕哥儿没个功名在身,亲事不好说。”,黄三奶奶点头:“的确有些为难。又是长子”偏偏世子只和他隔几岁。家底寒酸些的,你们看不上。家底丰厚的,又觉得谕哥儿的处境艰难了些。如果有了功名在身,说话就容易多了……”

两人说了会闲话,黄三奶奶去了三夫人那里。

三夫人不同意。

送嫁不能走重路”先落刘shì郎的别院,到时候这满燕京城的走一趟,大家都知道她家长媳的嫁妆有多丰厚,到时候次子说亲,腰板也硬一些。

黄三奶奶不由皱眉:“你们以后是亲家,互相要体谅些才是。方家嫁这个姑娘,说的是准备用一万两银子,如今只怕两万银出头了…………”,没等她说话,三夫人笑道:“九十九步都走到了一百步。也不差这一步……”语气里颇有几分得意。

黄三奶奶气结,去给太夫人辞行的时候略略提了提。

送走黄三奶奶,太夫人就叫了三夫人去:,“勤哥儿的婚事不到一个月了,你那边准备的怎样了?”,太夫人一直不闻不问,三夫人心里正嘀咕着。如今见太夫人开了口,忙笑道:“三井胡同那边墙也粉了,漆也上了,一年四季的幔帐、帘子也都备齐全了。没想到我几年不在家,工钱、料钱全都涨了,二千两银子就这么丢下去响也没响一声,把我手里的小用钱都贴了进去还不够。这不,正等着三爷拿钱回来粉这边的新房呢……”

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妇(中)

听了二夫人的话,太夫人淡淡地笑了笑。

“钱多米多,不如日子多。总不能为了勤哥儿的婚事把家里都掏空了吧?何况俭哥儿也马上要说亲了。我看,不如就把新房设在三井胡同好了。这样你们也可以省一笔开销。你要是怕新媳年纪轻不能主持中馈,不如留在京里好好指导指导新媳妇。至于老三那*……”太夫人沉吟道,“易姨娘死了也快有一年了吧?不行就抬个姨娘跟着老三去任上。我看你身边那个叫秋菱的不错。就那孩子好了*……”

三夫人先是目瞪口呆,然后是大惊失色。

太夫人的主意句句都戳在了她的心上。

“娘!”,三夫人忙拉了太夫子的衣袖,“我们就是再没有钱,给孩子成亲的钱是有的。只是家里的事都由三爷说了算,所以才等着三爷送钱来。细水长流的道理我还是懂的。断然不会为了虚名把家里的掏空了*……”她一面说,眼珠子一面溜溜地转,“方家的家私都打了,送嫁的船也在路上了,到时候新房设在了三井胡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