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4页)

学医的,也是从“尸体堆”里出来,见过世面的,要不然,这顿饭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吃下去,卫螭极度怀疑这四个老头是故意的,能恶心倒别人,就能多落到酒菜吃,阴,太阴了。 战争军事啥的,卫螭不是很明白,当年,他也如一般的年轻人,喜欢军事,但是,那只是爱好,在生活和现实的压力下,他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专业上,时间长了,也就顾不得去研究啥军事了,现在能亲耳听几位历史上有名的将领侃战争,不管有多少吹牛皮的成分,也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大唐贞观九年,没啥战争,李二陛下继位后,把东突厥打残,灭了薛延陀部,大唐声威大震,蒙古、突厥向大唐称臣。当年灭薛延陀部,领军的将领是英国公李蹟、李靖、苏定芳,据说斩首一万余。 听李蹟侃领兵作战的经历,秦老国公眼中略带寥落,自李唐统一天下之后,他就没有再领兵作战过,前期功劳太大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身体原因。早年征战时候,受伤过多,气血两亏,身体极差,再也上不了战场了。 “卫家小子,” 酒过三巡,英国公李蹟突然唤卫螭。卫螭正听得心驰神往,虽然这几位老将人品实在不咋滴,但打战的本事,确实不是他这种小白可以比拟的:“小子在,老国公请吩咐。” “你们小俩口,有没有办法补气血两亏?” 卫螭看看秦叔宝,秦老国公表情不变,稳稳的端着酒杯,一口饮尽,似乎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坐在卫螭上首的卢国公程知节一把揽住他脖颈,粗声道:“没错,小子,如果你小两口能治好我叔宝老哥,今后我老程就是你的靠山,这长安城里,你可以横着走。” “老程说的没错,我尉迟在长安也有点薄面,各位同僚也还给我尉迟点儿面子,需要的时候,只要你们夫妻说一声就行。怎么样啊?卫家小子。” 卫螭很为四人的情谊感动,但不能说大话,他记得,历史上,秦叔宝只活到贞观十二年,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比较早逝的。沉吟一阵,卫螭诚恳道:“几位老国公的厚爱,小子我感激不尽,只是,这气血亏损只能调养,小子我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我以往的经验,气血亏损需要长期的调养,我这里有几个食疗的方子,待会儿抄与老国公去试试。另外,我建议老国公去找我孙大哥看看,询问一下能否用针灸的方法调治,小子对针灸知道的不多,给不出什么方案。” 秦老国公道:“孙道长也给老夫看过,平时也有药方子吃着,不过,收效不大。老夫活得够长了,知足了。各位老弟有这份心,叔宝感激不尽,来,干了!” “干了!” 卫螭笑看着,招来管家,找了个会写字的人,把方子写出来。以前在外科,也有患者失血过大,亏了气血,需要用食疗方子调养的,卫螭耳濡目染的多了,也记下了几个常用,并被证明比较有效的方子。 古代医疗条件和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外科方面,没有什么有效的止血、促愈合的手段,打战受了伤,存活率不高,很多都靠运气。大唐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征战比较频繁的朝代,特别是贞观年间,太宗李二陛下是历史上少有的具有主动出击意识的皇帝,唐时尚武之风盛行,许多年轻人都渴望通过沙场去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在西医,理论上来说,一个健康的人,只要不伤到大动脉,流血都能自动止住,不过,中医在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干了一杯酒,英国公李蹟又道:“前几日观子悦给秦家四小子治病,端是神医奇术,想不到人被划开肚皮之后还能没事,缝合伤口的手段,也让人惊奇,西医真是神奇。” 鄂国公尉迟恭也笑道:“就是,最让老头子我佩服的是卫家小娘子,能用自己的血去救秦小四,区区一个弱女子,胆气不小。” 卫螭道:“鄂国公过奖了,我华夏医术对血液方面的研究,与西医不同,西医认为,只要保持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