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2/5页)

太妃还是如往常一样待她,不由暗赞韦太妃大气。

封禅大典之后,吴诩特地上书李小九陛下,为贺封禅大典的成功,为百官和各藩请封。

李小九陛下欣然应允,当即下诏大赦天下。

不但文武百官各加爵一阶,宗室皇亲更是各增加了百户食邑。

这次的封赏可是难得的大手笔了!

由于封赏之意是天后首倡的,文武百官和大多数宗亲都对吴诩感恩戴德不已。

不过,这里面恐怕要除去一些对吴诩成见特别深的人。

比如武氏兄弟的后人以及李二陛下的那些弟弟们……

武氏宗族因为天后吴诩的缘故,徒然从一个暴发户宗族升为大唐第一等世家,这本是无上的荣耀。

可是因为杨氏厌恶武氏宗族,吴诩就没有对武家有多少加恩,使得被发配到岭南的武元庆、武元爽两家都没能遇赦还乡。

而李二陛下的那些弟弟们,原本在二哥手下讨生活就不咋地,好容易换了侄子当家,又被长孙无忌的狠辣手段吓得战战兢兢!

好不容易长孙无忌也被侄子熬死,朝中最风光的不是他们这些亲叔叔,却是一个暴发户出身的武氏,以及她提拔的那些寒门青年……

对于这些倚老卖老的叔叔们,李小九陛下根本没多加理会,直接撸了宗亲中职位最高的徐王李元礼的司徒一职,众人总算不敢聒噪了。

封赏了百官和宗亲之后,李小九陛下依例封了一遍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儿子们。

李二陛下的一堆儿子,至今还好好活在亲王爵位上的只剩七郎蒋王李恽(王太嫔之子)、八郎越王李贞(燕太妃之子)和十郎纪王李慎(韦太妃之子)而已。

李小九陛下没有亏待他们,分别加封了他们的一个儿子为郡王。

至于姐妹们,李小九陛下一向是看得很重的,如长孙氏、魏氏、薛氏等驸马家都因为尚主的缘故,在之前氏族排位中都上升了至少一个档次。

这次,李小九更是许几位公主各选出一子来封侯,并进东宫为侍郎。

这一举动与当初李二陛下为承乾‘绑架’朝中重臣的嫡子上东宫的大船何其相似,可李小九陛下的这一手明显更为温和些,而宗亲们明显更喜欢李小九陛下这种提拔自家子弟的做法!

而因协助太子理政而甚得李小九陛下之心的李贤小朋友,被他爹改封为沛王,再领幽州都督、左武候大将衔,之前所领的州牧等职位依然不变。

小三郎周王李显则因为承欢吴诩膝下,娱乐他家阿娘有功,也受到了奖赏,被他爹下诏遥领了洛州都督,小小年纪就掌握了东都的兵权。

这待遇可比他二哥李贤强多了,二郎虽然名义上是雍州牧,可兵权还在他家表哥武敏之手里呢!

小三郎这兵权可是实打实的在他家长史手里!

吴诩听李小九把这么重要一个位置就这么给了自家无齿小儿,只觉哭笑不得,再想想李小九当年也是不到三岁就领了并州,也就释然了……

至于李小九陛下的其他几个儿子,李治原本没什么表示的,吴诩不由私下跟他说了一回,就算偏爱她的几个儿子,也不要做得这么明显好不好=。=

“大郎他们也可怜,你也不要待他们太冷淡了……”吴诩虽然不待见李忠他们的阿娘,到底还是觉得孩子是无辜的,没必要对待他们像是陌路人一样的。

“阿武你放心,大郎他们到底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害他们的,我待他们冷淡也是为他们好,免得让有些小人钻了空子!”李治也没跟吴诩详细解释,他待李忠他们几个冷淡归冷待,到底没在生活待遇上苛待他们,而且那三个孩子如今已是可以娶亲的年纪了,他已经暗中嘱咐魏叔玉和长孙诠他们,让几位公主给几个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