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3/5页)
道:“殿下的意思是……”
方陵安闲的靠在椅子上,正色说道:“这里没有外人,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宋皇后之所以要把我送到青冢城去,是认定了青冢城一定会被攻破。青冢城一破,益州国大军就会蜂拥而入,只怕袁大人的位置也有点烫手了,袁大人刚才面色不佳,只怕正为此事心烦吧?”
袁得康此时才认真打量起方陵来,没料到这么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居然已把宋皇后的谋略猜得如此透彻,更知道自己所烦恼的是什么。
方陵声音微微一沉道:“不过,本王可以为袁大人解决这燃眉之急。”
第七章 巧得书信 (2)
袁得康听得微微一愣,只觉得少年句句高深莫测,让自己有点跟不上节奏,不过听说他能解决难题,还是本能的追问道:“殿下有何高招?”
方陵平静的说道:“定州边界一共有五大重镇,每一城都有着上万兵马驻守,其中以青冢城地势最为险要,袁大人觉得益州王为何要挑一个最难的地方下手呢?”
“这……”袁得康听得也一愣,脸上泛起些疑惑来,方陵的话不无道理,益州王大军已经全面占领了徐州,理论上是可以进攻任何一个重镇的,他陡然一惊道,“该不会是他们故意引开我们的视线,想要攻击其他重镇吧?”
方陵微微一笑,摇摇头道:“益州国几十万的兵力,远在定州总兵力之上,手下又多是骁勇擅战的将臣,更有聪慧过人的谋臣,要攻打定州倒不屑用这种声东击西的把戏。其真正的道理很简单,益州王虽然占领了徐州,但是要将徐州兵力收归己有,安抚民心,并不是三五日的事情。”
袁得康一锤掌,恍然大悟道:“下官明白了,益州国大军是数路齐发,其他路征服了徐州各地后都在忙着吸收兵力,唯有我定州青冢城对面的徐州地界,那里并非大城所在之地,就省了这事情,可以直接进攻!”
方陵颔首道:“不错,所以这也暴露了敌军的弱点!”
“益州大军的弱点?”袁得康眼一亮。
方陵神色一凝道:“益州大军势如破竹,连续攻战已显疲态,其他各路大军依靠收兵的机会可以停息整顿,但是进攻青冢城的却没有这个时间。再加上他们一路势如破竹而来,多是恃强而行,骄兵必败,青冢城上下齐心,又有祝大人严守,所以本王断定他们短时间内是攻不破青冢城的。而利用对方整顿未齐的时机,袁大人可将腹地的兵马调集于边界处,以壮威胜,一来可牵制各路敌军,让其无法朝青冢城施救,二来亦可稳固边界,抵御其攻势!”
袁得康听得大为振奋,眉宇间愁容顿消,轻赞道:“殿下分析得极是,这么看来,益州王要想攻破我们定州可没那么简单呢。是了,下官等会儿就去发令,调集周边兵马扼守前线,定然要让他们知道下官的厉害!”
方陵微微一笑道:“袁大人才智出众,定州实大力雄,大有和益州王一战之能,若是大人能够打击下益州王的嚣张气焰,定然能够名声大振,陛下也定然能够好好嘉奖一番!”
袁得康听得哈哈大笑起来,对于这个石城王不由增添了几分好感,笑罢又试探道:“那殿下刚才所说的小忙不知道究竟是什么?”
第七章 巧得书信 (3)
方陵淡淡说道:“其实本王在来之前便已经派人上书陛下,一表忠心,加上有朝廷那里的薛太傅帮忙,这勤王之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圣旨上所写,是让本王前来协助祝将军镇守青冢城,那就免不了被祝将军差遣,祝将军此人以严苛闻名,只怕不会因为本王的身份而另眼相待,倘若派本王出城应战,那本王这条小命只怕就不保了。若是袁大人能够书信一封,告之祝将军让本王独立行动,便可解本王的燃眉之急啊。”
“这……”袁得康迟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