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第1/3页)

「『早在三十年代初發生在zg內部的「肅反」運動,借肅清黨內的「ab團」,以排斥、消滅異己,竟錯殺了自己十萬人。差一點陳毅也不能倖免。!當時,陳毅帶領的那支部隊總共只有三千人,總前委曾下達「任務」,要陳毅「打出」五百名「ab團分子」,陳毅無法完成「任務」,就說他包庇「ab團」,而「包庇者」自己也就很可能成為「ab團分子」!肅反的領導者要陳毅去開會,陳毅自忖凶多吉少。臨行前,對他當時的妻子蕭菊英說:「等到下午六點鐘,你就快走,回你家鄉藏起來。如果我沒事,我會派人把你找回來……」陳毅走了。馬拉松式的會議,一直開到晚上八時。當陳毅回到家中,蕭菊英跳井自殺了!這次「肅反」中,知識分子首當其衝,當時,凡是戴著眼鏡、胸前別著鋼筆的,就被懷疑是「ab團分子」,即刻抓來訊問,真是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抗戰開始後,全國想抗日而又不滿gd政權的知識分子大批投奔延安,其中有不少的在國統區是有很有名氣的文化名人。經過一段時間,相當多的知識分子,對延安的許多現象不滿,他們又想重操在國統區抨擊gd的那種自由,以揭露延安的黑暗面。為了批判錯誤路線,批評錯誤思想,凝聚革命力量,1942年2月,又一次開展了大規模的整風運動。這次整風運動,清算了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克服了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為解放全中國,在思想上和組織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這次運動的開展,非常及時的,完全是必要的。但是,運動的發起者,又採用類似三十年代「肅反」運動的手段,實行「紅色恐怖」,製造了無數的冤假錯案。一九四二年二月開始整風,文藝界的「暴露派」就誤以為是贊同他們揭露延安官僚主義的主張,三月,丁玲發表了《三八節有感》、王實味發表了《野百合花》,針砭時弊。應該說,當時文藝界的「暴露派」的觀點,雖然從根本上講是起碼的民主要求,是一個民主國家內應該得到保證與保護的民主權利。但是,從當時黨的事業來看,前方的戰士英勇地戰鬥流血,後方的另一些人卻在批判指責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陰暗面」,在當時顯然不合時宜。毛澤東認為必須打退這股潮流,決定選准靶子,孤立、打擊極少數,以達到教育、團結大多數的目的。當時,丁玲是「暴露派」的頭,擒賊先擒王,這靶子應該是她。但選她,對全國知識界的影響太大,而王實味的文風尖刻,他又性格暴躁,與群眾關係不好,選他,無人同情。兼之,王實味曾向組織交代他在北大與托派有些瓜葛,是他受不起攻擊的「軟肋」。於是就選王實味作靶子。五月,開始了有組織有準備地開展了對王實味的猛烈批判。隨即由思想問題升級為「托派奸細分子」,又搞出了一個包括王實味在內的中央研究院的「五人反黨集團」,一九四三年年四月,正式逮捕。一九四三年七月一日夜,被秘密砍殺後,棄於一口枯井中。其實,王實味不是托派,康生等人也知道,只不過由於當時的形勢需要,用他充作「儆猴」的該殺的「雞」罷了。

第三章午宴說夢(上) 8 錯用大廚肉調包,羊肉餐館賣狗肉2

「『殺了王實味這隻「雞」,延安文藝界暴露黑暗面的這場風波平息了。但眾多的來自國統區的青年思想意識領域裡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緊接著就開展審干,挽救失足者。把一些幹部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存在的某些缺點和錯誤,或者歷史上未交代清楚的問題,都被懷疑為政治問題,甚至是問題。不少單位採取「車輪戰」,大會批,小會勸,互相檢舉,名目繁多的各種搶救會,通宵達旦,甚至採用「假槍斃」逼供。大批的「gd特務」、「日本特務」、「叛徒」、「紅旗黨」……被挖出來了。在延安,僅半個月工夫,就挖出一千四百多個特務嫌疑分子。總計延安和陝甘寧共清出「特務」一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