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5页)

李儒道:“我们可以分给陆大人一半的钱粮,但是,陆大人要保证,并州兵马,以后不得踏入洛阳半步。”

陆风道:“当然可以,我绝对可以保证。洛阳的事情,以后就和我陆子城无关了。”

就这样,双方达成了一个历史上最厚颜无耻的协议。

第一百五十六章 讨董之战

更新时间2007…12…26 20:36:00 字数:3270

第二天,丁原便上表请求外兵离京。

陆风也附议,不过,陆风却以没有粮草为由,请求少帝分派一些粮草。

无奈,少帝便命人从粮仓给陆风调些粮草。

于是,陆风便从洛阳的府库抢走了大批的金银和粮草离去了。并且,陆风也撤走了并州在洛阳的所有办事人员。同时,还把陈琳给绑走了。

陆风走后,董卓便吞并了丁原的兵马。

一见陆风竟不声不响的撤兵回并州了,皇甫嵩等人大惊。又见董卓竟并吞了丁原的兵马,屯兵不走,皇甫嵩便都知道了董卓了用意。于是,皇甫嵩便赶紧给陆风写信,让他赶紧带兵马回来。

而陆风此时,早已经回到并州了。

接到皇甫嵩的信,陆风便回信说道:“若董卓一心为国,可以辅之;若董卓残暴不仁,当聚天下豪杰共讨之。以并州之力,恐无可奈何。”

一见陆风这么说,皇甫嵩便叹息不已,认为陆风太过妇人之仁了。而曹操却心有所感,觉得陆风似乎有所图谋。

并吞了丁原的兵马以后,董卓又整编了西园八校新军,正式接管京城防务。同时,董卓又上表请求少帝封自己为相国,全权处理朝政,并且,可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于是,朝廷的军政大权到手以后,董卓便开始在洛阳作威作福,享受生活。

见此情景,曹操便想起了陆风的回信。于是,在卫家的帮助下,曹操便辞官回乡,举义旗,招募义兵,矫诏讨伐董卓。

于是,历史上的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等人,便都聚集在了曹操的麾下。

而陆风一回到晋阳,便命近卫五军迅速归建,驻在箕关待命。青州军事由张燕的第五军和甘宁的海军共管,受贾诩节制。拓跋勇的第四军,便留在了箕关待命,而徐晃和高顺的第一军和第二军也开到了箕关,并州军事由张辽的第三军全权负责。于是,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个小小的箕关便聚集近了二十万兵马。同时,陆风又命驻在泰山的于禁和臧霸的后备军迅速改建,整编成并州第六军和第七军,暂住泰山待命。并且,陆风又从鲜卑各部征调一万骑兵,拨给曹豹的徐州军。

实际上,陆风就是想消磨鲜卑人的实力,否则,他也不会反复从鲜卑各部调兵了。

发完一系列命令,陆风又忙和崔言田畴等人主持对鲜卑人的平民考核。

还没等考核结束,陆风便接到了曹操的矫诏,终于,陆风满意的笑了。

历史,终于又回到了最初的出发点,天下终于要大乱了。

乱吧,越乱越好。没有大乱,怎有大治?

董卓没有让陆风失望,终于把天下搅乱了。

于是,命荀彧陈群等人接替自己主持对鲜卑人的平民考核,陆风便领兵来到了箕关。沮授郭嘉陈登三人随军,刘晔和徐庶留守并州。

同时,陆风又命贾诩率领于禁和臧霸并州第六军和第七军去和诸侯会盟,并且,陆风还严令贾诩,无论如何,就是不是进洛阳城。

陆风到了箕关以后,便开始“坐关观虎斗”。

大汉光显二年,公元186年3月,关东的十几路诸侯共推袁绍为盟主,开始了讨伐董卓的战争。

可惜,令陆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