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传法 (第2/3页)

好书推荐: 求生小队勇闯海岛

是术,术是法之显现,是法之延续,是治是疗。法是明本,术是存真。觉慧大师没有任何藏私,教授张三别阴阳,审六经,参以五行、八纲、脏腑、做辨证论治。以问诊、耳针、眼诊、面诊、舌诊、脉诊、穴诊查体。以针灸药石行术最终证伪。

张三觉得自己现在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着中医世界。不胜惶恐外对觉慧大师无尽感激。此刻觉慧大师在张三心中已是巍峨巨树,不得全貌,无可超越。对觉慧大师敬仰之心更是高山仰止。

回春针的针法在书册中有详细讲解。觉慧大师着重向张三强调了施针时机和手感变化。觉慧大师告诉张三她这一生也只施用过一次回春针,效果确实令人惊奇,只在第五针就有了效果。但是没过多久受针之人就离世而去。

她认为这回春针完全有改良可能,到时候就很可能由回春演变成回阳,只是她自承精力不济医术有限无法竟功,希望张三有生之年能替自己把这个遗憾弥补。张三隐隐觉得觉慧大师有离世之意,心内十分不安。当即就答应了。

又过几天,觉慧大师突然停了讲解,“明天你该回了,我只得中医皮毛,望你能恪守医心,超越前人。”张三听后十分不舍,觉慧法师已经摆出送客姿态。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末病,不治己乱,治末乱,此之谓也。”张三咀嚼着觉慧大师临别时候的赠言缓步回到屋中。

这是《黄帝内经》素问中四气调神大论中的一句话,这是觉慧大师告诉张三,真正治病的不是药,是真阳元气,药只是真阳元气的辅助,中药能加速调取体内元气,以及调取量的大小。

中药的合理性是和中药的性味归经有关,伤害出现在哪条静脉上,可以利用中药的归经而通脉解结,从而加速病愈。张三觉得大师说出这句话应该还有其他意思,只是自己实在难明,暂时只能放下了。

第二天姐夫段军开车来接,张三去向觉慧大师辞行,被知客挡在门外,知客告诉张三住持从今日起要准备坐缸事宜,从此俗世因果俱不加身。

张三不知道坐缸是什么,问知客也没有得到答案。只能回去打听了,等张三离开咏宁山时天色已是黄昏。

离开前知客前来相送,告诉张三,“住持请施主明年此时来觉灵寺观坐缸之礼。”张三纳闷,回头看觉灵寺在黄昏夕阳映照下一片辉煌,如神临世,整个觉灵寺更显肃穆、庄严、与慈悲。

回到家中,张三端着张母做的一碗臊子面就着院子里摘的黄瓜大口吞咽,吃的香甜。半个多月在觉灵寺中顿顿斋饭吃的张三胃里直冒酸水。

饭后又去摘了一颗刚才就注意到已经成熟的西红柿,一口下去,沙、甜、这就是满满的满足感。张母这些时日没有见到张三也很是想念,但想到儿子正在接受法师传法,这是大福源。无论如何不能错过。也就不在张天丽面前念叨了,否则张三早就接到大姐的电话了。

马叔再见到张三时差点要念佛,所有事情等忙完再说吧,先处理眼前这些病患吧。有了张三速度自然增加很多,又都是一些老顾客,大家都相互熟悉已久,直接上手就是。

不到中午所有病患都已经离开,马叔也能顾得上喝一口茶了,这时才有时间问起张三。张三也没有隐瞒多少,只告诉马叔还愿时在寺庙里见到了一位高僧,得高僧看中在寺庙里陪了几天。马叔听着羡慕不已。老辈人对佛门都有敬畏之心,张母如此,马叔也是如此。

张三想到觉慧大师模样心里有些感慨,接着想起一事就问马叔,“你知道坐缸是什么吗?”马叔被问的一愣,“哪两个字?”马叔也不知道,张三有些无奈。

回到家中在网上查阅了一下才知道,坐缸是坐化与缸葬的结合,坐化是指一个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