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部分 (第3/4页)
散,令人精神为之一震,犹有鸟语花香夹杂着泥土的新鲜味道萦绕在每个从美梦中酣睡醒来的人耳鼻之间,叫人欣然而忘忧。
此刻,太史慈却已经来到了汉献旁的寝宫之中,自然是以探望为名和汉献来商量这东汉末代皇帝的逃亡大事。
才进到汉献旁寝宫后庭院处,就看见大汉第一剑师史阿在庭院中缓缓舞剑,太史慈不敢打扰,当下站在一旁,转瞬间便沉浸在史阿的无双剑舞之中。看着眼前的史阿,太史慈不禁回起了自己当年初到洛阳进宫拜见汉灵帝出来之后遇见史阿的师父王越的动人场景。
那时候,王越曾经用手中剑试过自己的武功,对自己大加赞赏,旁边更有蔡邕的琴声相和,应和着洛阳宫殿建筑的神秘瑰丽,给太史慈留下了一段绝美的回忆。人世间的万物如白驹过隙,眼前早已经是物是人非,此处并非洛阳,而是气象恢宏的长安,当初洛阳的那份莫测早已经烟消云散。宫中的皇帝更便成了汉献帝。当初对大汉忠心耿耿的蔡邕也已投向自己,还把他的宝贝女儿嫁给了自己,可是眼前的史阿的剑舞却唤醒了太史慈对王越的彻底记忆。令太史慈浑然忘记了一切,仿佛眼前的史阿就是当年的王越,令太史慈一时之间迷失在这古三国的天空之中。
就好像史阿用一己之力便把洛阳从当年的大火中凤凰涅磐般的重建在眼前。把洛阳和长安舞动得浑然一体,水|乳交融,让人再也分不清楚虚幻和真实的界限在哪里。良久;史阿才缓缓收剑;向太史慈看来;淡然道:“主上起得好早。”
史太慈这才从眼前的梦幻中惊醒过来;连忙笑道:“史阿兄今早好兴致;”顿了一顿;旋即赞叹道:“史阿兄刚才的一段剑舞尽显两汉辉煌气象;叫人浮想联翩。忍不住拍案叫绝。可惜此刻无酒;否则定要因此浮三大白以抒胸怀。”史阿微微一笑道:“这段剑舞来本是恩师王越传授予我,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人希望把段舞传承下去,可惜这许多年来没有一个上佳传人。今天一舞,就会是这段祭舞的绝哇,以后此剑舞将不在人间,原本有些遗憾,谁想到主上居然赶上,也算是这段剑舞的幸运了。”
太史慈听得大惑不解,不明所以的问道:“史阿兄何出此言?时间还多得很,要把这段剑舞传下去我们有的是时间,如此精妙绝伦的武功若是就此失传,岂非可惜?”史阿看了太史慈一眼。淡然道:“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到了明天,我将再也想不起来这段剑舞,今天一舞,我与此剑舞已成决绝。”
太史慈闻言愕然,呆立当场,这才明白史阿话中的意思,更明白了史阿今日在武学上的成就:原来史阿已经太上忘情!看来吕布的死对史阿影响极大,虽然昨天回来的时候史阿全无反应,但是今早却说出这番话来,实在是出人意料。
这段剑武不在人世?明天就会忘记?这分明就是在说自己已经完全跨越了王越的境界,恍然间达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武功到了史阿这个阶段,早已经是人剑全无,唯有一颗道心生生不息。在这人世间源源不断的与天地共同跳跃,沉浸于宇宙的规律当中,所以当史阿道心精进时,史阿自然会把以往的所有种种全然抛弃,绝不会有半点的拖泥带水,恋栈眷顾,否则将会止步不前。
王越所传的武功固然精妙,但在此刻对史阿来说已婚没有用处了,自然会弃之不用,所以才有了明天会忘掉的话语。一想到这里;太史慈就感觉到无限的遗憾;虽然他已经距离武道德追求越来越远;但是痴爱武功的性格却没有变化;所以一想到王越的武功就此绝世;自然心中感伤。同时也知道;到了此刻;包括自己在内;这人世间将无一人是史阿地对手;若是换成差一点的人;甚至连反击都有所不能。同时太史慈心中感慨万千,史阿的话中也在告诉自己,两汗气象固然令人激赏,但是在塔太史慈的面前已经断绝,今日太史慈能够观看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