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4/5页)

上伫立远眺,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李安宁看到张太英并没有跟随,心里一阵纳闷。

皇上不等李安宁行礼便道,今日你我君臣随意,免去一切礼节,朕只想找个人说说话。

从桥上正好可以看到长乐殿,喝醉的大臣东倒西歪,踉踉跄跄,皇上指着殿内道,李爱卿看这光景作何感想?

李安宁:国泰民安,歌舞升平,一片祥和热闹之景。

皇上却道,热闹是别人的,朕的心里一片冷清。

这也正是此刻李安宁的心情,她明白自己的心思,却不知皇上因何事烦恼。

皇上转身向前走去,李安宁随后,两个小太监也跟着,到了一个破烂不堪的小木门前停了下来。门楣上没有牌匾,大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封闭了里面的一切,皇上神奇地从身上摸出一把亮闪闪的钥匙,李安宁很纳闷皇宫里这破败不堪的一隅,为何让皇上如此挂念,连钥匙都随身携带。

吱嘎一声,木门里面的景象呈现眼前。三间破旧的青砖瓦房,外面像蒙上了一层灰,长满了过膝杂草的小院子,因为杂草的覆盖已经看不见地面。柱子上的红漆剥落下来,斑斑驳驳,窗棂也是如此,窗纸大都已经破烂,开门声惊走了一群觅食的麻雀。

两个小太监远远地等在一旁,想必是皇上过来这里都是带着他们两个的,抑或是张太英亲自交代过的。总之,不用吩咐,他们便知进退。

这座“荒苑”是朕登基那年太后送给朕的。皇上的一句话将时光倒退回二十年前。

那年皇上十六岁,初承大统,意气风发。太后担心新帝年轻气盛,将精力分散于国事之外,心中生出隐忧来。一日,便将皇上领到现在的“荒苑”前。那时“荒苑”并不是如此这般。木门是崭新的并且刷上了红漆,院子干净整洁,没有一棵杂草,亮堂堂的三件青砖瓦房,红色的窗棂,雪白的窗纸。

皇上不解地笑道,母后要送儿臣这么一所小房子做什么呢?

太后意味深长地问道,皇上认为这里如何?

皇上再次环顾,继而说道,虽然小了些,却也精巧整洁。

太后点点头,将一把钥匙交给皇上,又道,将这里锁起来,十日后,不,五日后,我们再来看如何?

皇上疑惑不解,却也照做了。

五日后,太后又问皇上,认为这里如何?

皇上老老实实地回答,满庭落叶,杂草渐生,屋宇也不似五日前光鲜了。

太后问道,若无人管理,十日后,一年后,十年后,皇上认为这里又会如何?

皇上略一沉思,答道,定是破败不堪,不忍卒视。

太后道,很好。那时这里定是一片荒芜,满眼破败之景。便是一座“荒苑”了。皇上可明白了母亲的心思?

皇上恍然大悟,躬身行礼,恭恭敬敬地说道,母后的良苦用心,儿臣谨记不忘,定然不会辜负了这大好河山和天下百姓。

太后道,母后能为你做的也就这么多,以后怎么做,全凭你自己的心。

皇上道,今日母后的“荒苑”训诫,儿臣定当铭记于心,时时自省。

每有懈怠朕便来此地感念一番,皇上说,朕亲眼看着这院中的杂草一寸寸长高随着季节枯荣,台阶上灰尘越积越厚,房间里挂上了蛛网,像母后的耳提面命,像大臣的谏言,朕发誓决不能让国家变成这样。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座荒苑越来越破败,国家却越来越强盛。朕不敢与先帝比功,却也自认无愧祖宗。

趟过过膝的杂草,三件瓦房里的摆设如同一户普通人家的光景,光柱穿透残破的窗户,微尘在光柱里飞舞。

皇上转身看着李安宁,道,朕不知为何要带你来这里,对你说出这番话。

李安宁跪在地上,道,太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