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4页)

里,狄风便毫不犹豫地一指张良,对项梁说道:“叔父,我听闻这位张先生乃有惊天纬地之才,得可坐天下,失则败亡也!”

熟知历史的狄风,此时他也玩起了古代人说话习惯用的“之乎者也”。

俗话讲:“夸人总比骂人强。”此时张良虽然跟了刘季,但凭着谋者之心,张良也已看出,刘季虽对他很敬重,但似乎很瞧不起想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无非是想利用知识分子罢了!因此见狄风对他不但尊敬,且还当项梁夸说他乃有惊天纬地之才,不觉为之心动。想自己从得了黄石公所赠兵书以来,还从没有一人言说过自己有惊天纬地之才,难道项梁这里也有高人不成?”

同时张良又在心中暗想:“我张良乃是韩国之人,我的先世原为韩国贵族。可恨嬴政那个**人灭了我韩国,才让我张良变得无国无家隐匿在下邳,不得伸展自己之志,只能投靠刘季这个流氓,寻机去复兴韩国!

可刘季这个人,虽说讲些义气,可他好像事事都听老婆吕雉的,甚至还看自己老婆吕雉的眼色行事,我张良生性耿直,难免日后不小心就会得罪这个女人。万一我张良得罪了这个女人,可能我的思想,我的谋略,甚至我的性命,可能就交代这个女人手里了!尤其我张良的复兴韩国之志,肯定也会成为泡影!张良越想越怕,不觉擦起了自己额头上的汗。

看见张良在擦额头上的汗,狄风便感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继而对张良有道:“张先生,我现已知你投到刘季的那里,然刘季此人虽有些讲义气,可吕雉那女人,却不是什么善类,日后张先生必为保身,而不得不去学黄老之术!”

“风儿,不要对张先生胡说!”项梁朝狄风喝道。

“项公不必动怒,良认为狄将军说得极有道理,乃后生可畏也!”

狄风没想到自己的这番话,会得到张良的认可,心想这位张良究竟是人还是妖啊?我所说的想法,可是我在两千多年后的感悟,缘何张良在两千多年前却会如此赞同?

项梁见张良夸奖狄风,这才对狄风又道:“风儿你回来了?大王还好吧?”

“禀告叔父,大王现在很好。”狄风心有不快地说道。

“子房先生,你今日单独来此,想必有什么要事吧?”这时项梁转移了话题。

只见张良看一眼狄风,又沉默了半晌,却始终没有开口。

“子房先生不必多虑,风儿已与珠儿结为亲眷,并非外人,有事但说无妨,绝不会被他人所知。”

张良迟疑了一会儿,又看了狄风一眼,才谨慎地说道:“今日良冒昧来见项公,的确有事要言,还望项公能够采纳,良自当感激不尽。”

“子房先生言重了,此前沛公有求与我,皆得应允,何况是先生,本公采纳便是。”

“既如此,那良可就说了。”张良似乎做出了一个很大的决定,缓缓地对项梁说道,“现项公已拥立楚王之孙为王,实乃受天下敬,然良乃是韩人,且在韩各位公子中横阳君韩成最为贤能,倘若项公也能将其立为王者,那么项公必多一同盟,增加与秦相争之力,不知项公以为如何?”

项梁的头脑,就谋略来将,可以说并不比张良差多少,知道张良所言,对于他率楚军抗秦很有利,然而一听张良也想复韩国,并没将心思放在楚国,当即露出不悦道:“子房先生,你今已跟随沛公,缘何又想复韩乎?难道沛公待你不好吗?”

此时项梁在口中已两次提到“沛公”二字,第一次狄风并没有注意,但这次狄风却注意到了,心想项梁所说的“沛公”,不就指的是刘邦吗?再看张良受到项梁的质问,面色上有些难堪,不觉暗想道:“项梁说话也太直接了,如此对张良说话,这不是得罪张良吗?”

想到此处,狄风便朝项梁使了一个眼色,接着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