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3/4页)
只要粤匪一审问,他们定然是什么都招了。”和春答道。
“原来如此!”科隆多对和春的看法深以为然。至少在科隆多看来,如果对面的敌人不战而溃,只要放出部队出去就能轻松的衔尾追杀。追击部队里头有骑兵的话,胜利就更是轻松了。当然,如果不告诉清军官兵,在后面有埋伏,这些逃窜的清军总是会有些损失。不过与声名赫赫的束发粤匪交战,想没有点损失就歼灭束发粤匪的骑兵,那也不现实的。
得到了和春的指示,科隆多在双方距离还有一里地的时候,就调整好了自己部队的队列,双方距离在三百多米的时候,科隆多一声令下,各队知道安排的清军军官带着部队就开始跑路。
尽管军官知道事情来龙去脉,但是士卒却不清楚。这一开始跑路,最初的时候还好些,跑出去一两里地之后,这帮清军的队伍就散开来。
“这也弄得太不像样了吧?”指挥十四军四个旅部队的乃是副军帅蔡玉斌,清军就这么一崩溃,气的蔡玉滨开始指责起清军对待战争的态度不够端正。
即便清军队列不整,数量不多,体力不支,蔡玉斌也没有太过于小看清军的指挥官。原先蔡玉斌以为对面清军跑来之后会真的打一仗。他指挥着四个旅的太平军能够整队向前,从80步到30步,充分利用自己部队的兵力、火炮、火枪的优势,先击溃敌军,然后用骑兵将逃窜的清军歼灭。
看到清军这极为不正常的“崩溃”,蔡玉斌先指责了一句,立刻下达了命令,“各部队先不要追!”
如果是别的部队,这种说法只怕就会遭到反抗。可第十四军的传统就是比较保守,自打在长沙城下遭到清军骑兵冲击,吃了个不小的亏之后,十四军上下都很认同孙武的一段话,“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眼瞅敌军败退的如此突然,跟来观战的作战副参谋长居俊峰说道:“追上去应该能遇到清军的援军吧?”
“关键是能不能打得过敌人的援军。”蔡玉斌苦恼的是此事。
“若是光在这里等,根本没有和清军援军动手的可能?”居俊峰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和清军作战。
两位比较有发言权的指挥官大眼瞪小眼的看了片刻,又把视线投向北窜的清军。追还是不追必须当机立断。清军选择逃窜的时候距离太平军步兵前锋有两三百米,即便是太平军步兵的训练水平,只怕也得追出去五六里地才能追上。若是此时再停顿下来,双方的距离拉开超过一里地,那只怕得追出去七八里地才能追上。战场距离和春的大营最多不超过十五里地,追击的危险性随着与清军的距离变大而增加。
“打打看?”居俊峰煽动着。
“你在后面负责骑兵与炮兵,我带步兵最多追出去四里地。”蔡玉斌边说边翻身上了旁边的马匹。
“那就一定要小心!”煽动者居俊峰立马就换上了持重的话。
蔡玉斌带着警卫部队赶上了步兵的进攻速度,扭头一看,后面的炮兵在步兵以及骑兵的护卫下也向前追赶。
追击战的副军帅蔡玉斌勒住马匹,掏出了怀表。此时表针指在晚上五点四十五分,如果怀表比较准确的话,再过四十五分钟天大概就要黑了。收起怀表,蔡玉斌继续向前追赶。部队已经追出了两里多地,前面的清军中已经有人因为崴了脚,被赶上的太平军俘虏。
两里多地没有花太久的时间,不过追击部队也累的呼呼直喘。跟在蔡玉斌身边的第一旅旅帅气喘吁吁的说道。“副军帅!咱们……咱们这么追是追不上了。要不咱们上到山头上,从……从上头往下打,能打死多少清妖就打死多少清妖?”
“好!”蔡玉斌答道。前面的道路也越来越不适合追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