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4/5页)
亩地,出去湖,池塘。其他大概有五千五百亩吧。”
赵志点点头:“这样地农场要能在海南岛上建个几千个。海南岛上的人也就不用种地了,光吃饭就行。不然粮食要多的发霉滴。”
蒲元华鄙视的看着赵志:“粮多了你不会拿去卖啊。一石米便宜十文钱。那抢的跟疯了似的,咱们可不就发了么?”
大个子颇有些疑惑道:“种地能发什么财?当兵的吃的可厉害了吧,一年存不了几个粮食滴!”
赵志十分有默契的与蒲元华对望了一眼,两人都猥琐地笑了起来,当兵的的确是吃粮,可是不是吃他们的粮,那吃的是皇粮,至于自己种出来的,那可不就是落自己口袋了么?
“可惜只有五千人!”蒲元华与赵志居然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
的确,岭南节度使作为十大节度使里排行最靠后地一个,是与当地经济农业都十分落后密不可分地,后来的安禄山之所以那么牛,首先自然是得益于他地位置,那地方富庶不说,钱粮也来得容易,所以他有钱招兵买马,而蒲元庸手里则没这本钱,同样来说,如果有本钱,那手里兵也就多了,可以让赵志拿来做开荒牛的也就多了,如此循环而已。
不过赵志这五千开荒牛一旦用的好了,那按照赵志的计算,那就能养活一万人,那么不计其它,也就是说蒲元庸就能再找来一万个当兵的,一万个当兵的放在海南岛上,那就又能养活两万人,如此循环,那么不出几年,只要人够,蒲元庸估计就能多个好几万的兵马,所以农时种田,战时打仗,这才是古代用兵之王道!
赵志虽然没跟蒲元庸说明这一层,可是蒲元庸那鬼精似的人物如何想不到?这也是赵志随口说说,蒲元庸却宁肯一搏的原因,反正他已经是老末了,那还怕什么?
中午开饭的时候。五千名士兵赫然发现每一个灶头边都多了一坛美酒,自然高兴地厉害。赵志又在上面鼓动着,说什么大家辛苦了,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什么出来当兵就是为了家里能过地好一点,保证什么农场盖起来之后。每人每年多发多少多少银子的军饷之类的话,士兵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下午干活的时候进度也快了许多。
下午黄昏十分。一百头牛才慢悠悠地到了农场。赵志连忙派出一百名士兵去打牛草,好准备晚上的牛饭,同时,找来了负责后勤的县令,找出了一百套牛用工具,比如犁,耙之类地,这些都是赵志一早吩咐好的。不过当时吩咐的数量多了,还存了两百套崭新的在新盖好的库房里呢。
接着问题来了,这里当兵的,大多是十五六就离开家了,干点粗活什么的自然没问题,可是使唤牛,那的确是个技术活,就算是如今地偏僻农村,不会使牛犁田的人大有人在。因此许多农村里直到如今还有一些专业帮人犁田的农夫,而每每农忙季节,这些农夫就特别抢手些,请去的人家不光要招待酒菜,还要附上酬劳,或者买上一条便宜的香烟什么的。
眼下的问题就是,要尽快的开设一个犁田补习班,尽快的把犁田耙田这技术活推广出来。所以赵志只好又下达命令。明天一早,从各个县调集一百名犁田好手。专业教授士兵们犁田技术,几个县令慌忙答应了。
事情处理地差不离了,赵志这才抽空到正盖房子的那边去看了看,进度还算不错,一排宿舍已经盖的七七八八,如果不是石料和木材运输跟不上的话,看样子早就能完工了。
趁黑回去的路上,赵志总算能一人安静的慢慢想些事情。
农场的基本设置是这样的,五千士兵,分别住在东西两边地五百间宿舍里,主要是为了防下雨蚊虫地,虽然十人一间屋子,可是好在房子大,通铺的床也够长,住起来也算可以地。所以说人多就是办事快,两百泥水匠同时开工,五百间房子盖起来也是流水作业,快的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